这首明代诗人王慎中的《题徐氏溪亭四首(其一)》描绘了一座高耸于水面之上的亭子,仿佛自然天成,意境优美。"高亭虚出水"形象地写出亭子的凌空而立,与流水相映成趣。"波荡垂帘影"则通过轻轻摇曳的帘影,展现出流水的动态之美,以及亭子与周围环境的和谐交融。
"窗留过橹声"进一步描绘了溪亭的宁静与活力,远处传来的船桨划水声,增添了空间的立体感和动态气息。"树低看岸远"通过视觉的变化,让人感受到溪流蜿蜒,两岸景色渐行渐远。
最后两句"风细觉潮平,自有芳洲杜,含滋日日生",描绘了微风轻拂下潮水的平静,以及岸边生长的茂盛杜鹃,它们在每日的滋养中生机勃勃。整体上,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溪亭的景致,寓情于景,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赞赏和对生活的热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