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木诗八首(其一)

有木名弱柳,结根近清池。

风烟借颜色,雨露助华滋。

峨峨白雪花,袅袅青丝枝。

渐密阴自庇,转高梢四垂。

截枝扶为杖,软弱不自持。

折条用樊圃,柔脆非其宜。

为树信可玩,论材何所施。

可惜金堤地,栽之徒尔为。

形式: 古风 押[支]韵

翻译

有一种树名叫弱柳,它的根紧紧依偎着清澈的池塘。
风和烟雾借给它美丽的色彩,雨露滋养着它的繁茂。
柳树高高挺立,白色的花朵如同雪花,青色的枝条轻轻摇曳。
随着枝叶逐渐繁密,树荫下自然形成一片庇护之地,树枝也向四周低垂。
有人截取枝条作为手杖,但它的柔软无法承受自身的重量。
在篱笆中折断柳条使用,它的柔韧并不适合这样的用途。
这棵树确实很可爱,但论到木材的用途,却无处可用。
可惜在金堤这样的地方,种植它也只是白白浪费。

注释

有木名弱柳:指一种叫做弱柳的树。
结根近清池:树根生长在清澈的池塘边。
风烟借颜色:风和烟雾使柳树显得更美。
雨露助华滋:雨水和露珠帮助柳树茂盛生长。
峨峨:形容高大耸立的样子。
袅袅:形容柳枝轻盈摇摆的样子。
金堤:古代堤坝的美称,此处代指肥沃的土地。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名为弱柳的树木,生长在清澈池塘附近。风和烟霭给了它颜色,雨露则滋润了它的花朵。这棵树上开着像雪一样白的花,枝条细得像青色的丝线。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些树木渐渐形成了一片阴凉,它们的枝叶也越长越低垂。但当人们尝试截取一些枝条作为拐杖时,却发现它们太软弱,无法承受重量;即使折断一些细小的枝条来修筑篱笆,也因为脆弱而不适宜。这棵树虽然可爱,但在讨论其材质用途时,却感到无从施展。诗人感叹,这样的地段原本适合种植贵重之物,然而却只用于栽培这般微不足道的弱柳。

通过对自然景象的细腻描绘,诗人表达了一种物不如人的哀愁,以及对于事物价值与位置的感慨。同时,这也反映出诗人对于生命和存在价值的深刻思考。

收录诗词(2943)

白居易(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公元846年,在洛阳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

  • 字:乐天
  • 号:香山居士
  • 生卒年:772年-846年

相关古诗词

有木诗八首(其二)

有木名樱桃,得地早滋茂。

叶密独承日,花繁偏受露。

迎风闇摇动,引鸟潜来去。

鸟啄子难成,风来枝莫住。

低软易攀玩,佳人屡回顾。

色求桃李饶,心向松筠妒。

好是映墙花,本非当轩树。

所以姓萧人,曾为伐樱赋。

形式: 古风

有木诗八首(其三)

有木秋不凋,青青在江北。

谓为洞庭橘,美人自移植。

上受顾盼恩,下勤浇溉力。

实成乃是枳,臭苦不堪食。

物有似是者,真伪何由识。

美人默无言,对之长叹息。

中含害物意,外矫凌霜色。

仍向枝叶间,潜生刺如棘。

形式: 古风 押[职]韵

有木诗八首(其四)

有木名杜梨,阴森覆丘壑。

心蠹已空朽,根深尚盘薄。

狐媚言语巧,鸟妖声音恶。

凭此为巢穴,往来互栖托。

四傍五六本,叶枝相交错。

借问因何生,秋风吹子落。

为长社坛下,无人敢芟斫。

几度野火来,风回烧不著。

形式: 古风 押[药]韵

有木诗八首(其五)

有木香苒苒,山头生一蕟。

主人不知名,移种近轩闼。

爱其有芳味,因以调曲糵。

前后曾饮者,十人无一活。

岂徒悔封植,兼亦误采掇。

试问识药人,始知名野葛。

年深已滋蔓,刀斧不可伐。

何时猛风来,为我连根拔。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