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我有敝庐在何许,南紫阳山北黄山。
烟耕雨钓付儿辈,一榻高枕松声间。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隐居的生活状态和对自然美景的感受。开篇“我有敝庐在何许,南紫阳山北黄山”两句,通过具体的地理位置,勾勒出诗人的隐居所在,其环境之幽深可见一斑。“烟耕雨钓付儿辈,一榻高枕松声间”两句,则展示了诗人对自然的融入与享受。其中,“烟耕雨钓”形象地表达了时间的流逝和岁月的积淀,给人以静谧而深远之感;“一榻高枕松声间”则描绘出诗人在大自然中获得心灵的宁静与安详。
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幽美,通过对比和反差的手法,使得读者仿佛也能感受到那份超脱尘世的淡泊名利与悠然自得。
不详
幼孤,从叔父学。宋理宗景定三年进士。初媚贾似道,似道败,又上十可斩之疏。后官知严州,以城降元,为建德路总管。寻罢归,遂肆意于诗。有《桐江集》、《续古今考》,又选唐宋以来律诗,为《瀛奎律髓》
兰阇兰阇一弹指,高鼻人人俱喜欢。
北客近知郎罢语,南人许拜乞银官。
论斤买齑遗俗在,街头商贾问童儿。
不知此菜从何采,指似深宫故殿基。
岁在戊午正月五,代宰臣供万寿诗。
凤凰山下芙蓉阁,龙础无踪世不知。
狐狸夜号歌舞地,荆棘非复向朱门。
有人政自不可测,一斛槟榔五百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