闺人禅诵甚勤,喜赠二首(其一)

应是新年福力增,六时功课胜山僧。

每持贝叶询难宇,时向蒲团学小乘。

一缕天风吹梵呗,半轮闺月照香灯。

却惭庞叟心情懒,拥衲齁齁呼不应。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蒸]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闺中女子勤奋地进行禅诵的情景,充满了宁静与虔诚的氛围。首句“应是新年福力增”,暗示着新年之际,女子的修行似乎得到了额外的加持,她的努力超越了寻常的山中僧侣。接着,“六时功课胜山僧”进一步强调了女子在修行上的专注与投入,她每日的功课比山中的僧侣更为精进。

“每持贝叶询难宇,时向蒲团学小乘”两句,通过具体的修行活动——手持贝叶(佛经)询问疑难之处,以及在蒲团上学习小乘佛法,展现了女子对佛教教义的深入探索和实践。贝叶象征着知识与智慧的传承,而蒲团则是修行者静坐冥想的地方,这两者结合,体现了女子在精神层面的追求与提升。

“一缕天风吹梵呗,半轮闺月照香灯”描绘了修行环境的清幽与神圣。天风轻拂,梵呗声声,仿佛自然界的和谐与人类心灵的共鸣;半轮闺月洒下柔和的光芒,照亮了香灯,营造出一种超脱尘世的宁静之美。这种景象不仅美化了修行的场景,也暗示了女子内心的平和与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最后,“却惭庞叟心情懒,拥衲齁齁呼不应”以庞叟(庞德公)的慵懒对比,表达了女子对自己修行状态的自豪与满足,同时也流露出一丝自谦。她拥着僧衣,发出鼾声,似乎在说:“我比这位庞叟更加投入,更加专注。”这种自我反思和比较,既是对自身修行成果的认可,也是对他人的一种激励。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女子在新年之际,通过勤奋的禅诵,不仅提升了自身的修行境界,也获得了内心的平静与满足。同时,诗中融入了对自然美景的描绘和对历史人物的引用,使得整个场景更加生动丰富,富有诗意。

收录诗词(251)

袁宗道(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万历十四年会试第一。授编修,官终右庶子。时王世贞、李攀龙主文坛,复古摹拟之风极盛,宗道与弟袁宏道、袁中道力排其说。推崇白居易、苏轼,因名其斋为白苏斋。为文崇尚本色,时称公安体。有《白苏斋类稿》

  • 字:伯修
  • 籍贯:荆州府公安
  • 生卒年:1560—1600

相关古诗词

闺人禅诵甚勤,喜赠二首(其二)

高楼终日礼弥陀,天女生来厌绮罗。

愿以幻身酬半偈,羞将素额涴长蛾。

绣幡针脚花还密,诵咒乡音字欲讹。

自是灵山佳姊妹,何缘结伴到娑婆。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歌]韵

读李洞诗

才子如君剧苦寒,青衫垂老忆长安。

奇愁酝酿千篇险,褊性支吾半世难。

五字赠僧尤峭拔,孤魂吊月应辛酸。

只馀身后遗编在,世上谁人洗眼看。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寒]韵

春日闲居(其一)

人间何物度朝昏,懒性新来更厌喧。

除却跏趺惟饮酒,才闻呵殿便关门。

虚窗月上摹松影,尘榻僧来印衲痕。

独有盆梅嫌寂寞,故舒丹蕊照清樽。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元]韵

春日闲居(其二)

不才敢拟子云玄,索米金门又一年。

风味渐随双髻减,天真犹仗一樽全。

破冰滴砚展笺易,扫地安单夜坐禅。

闲洗时瓶烹岕茗,故人新寄玉山泉。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