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兴三首(其一)

女娲鍊五石,上补天之缺。

如锢黄金液,万古无由裂。

尧舜首制度,巨防高巀嵲。

后世日破穿,通为万鼠穴。

譬彼果蓏虫,熟烂恣攻啮。

岂无良工手,一起为施设。

非若天之难,前辈有夔卨。

苟或不关心,女娲亦为拙。

形式: 古风

翻译

女娲炼制五色石,修补天空的漏洞。
如同封存的黄金液体,永远无法破裂。
尧舜制定规则,设立巨大的防护屏障。
后世逐渐侵蚀,通道变成无数老鼠洞。
就像腐烂的瓜果虫害,肆意啃食。
难道没有能工巧匠,可以修复这一切。
并非修补天体般艰难,先贤如夔卨已有所作为。
如果无人关注,连女娲也会显得无力。

注释

女娲:神话中的创世女神。
鍊:炼制。
缺:漏洞。
锢:封存。
黄金液:比喻珍贵的材料。
裂:破裂。
尧舜:古代贤君。
制度:规则。
巀嵲:高峻。
破穿:侵蚀穿透。
万鼠穴:比喻众多的漏洞。
果蓏:果实和瓜类。
虫:比喻破坏者。
攻啮:啃食。
良工手:能工巧匠。
一起:全部。
施设:修复。
非若:并非像。
难:艰难。
夔卨:古代传说中的音乐高手。
苟或:如果。
关心:关注。
拙:笨拙。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郑獬的《杂兴三首(其一)》,主要通过叙述女娲炼石补天的神话,寓言式地探讨社会秩序和个人责任。首句“女娲鍊五石,上补天之缺”描绘了女娲补天的壮举,象征着古代先贤试图维护社会秩序的宏大理想。接下来的“如锢黄金液,万古无由裂”比喻这种秩序的坚固,但随着时间推移,“后世日破穿,通为万鼠穴”,暗示了秩序被侵蚀,社会问题丛生。

诗人以“譬彼果蓏虫,熟烂恣攻啮”形象地比喻后人对秩序的破坏,如同果实被虫蛀,逐渐腐烂。他提出“岂无良工手,一起为施设”,意指社会秩序并非无法修复,只是需要有贤能之人去维护和实施。然而,“非若天之难,前辈有夔卨”强调了修复的不易,即使有像夔卨这样的能人,也需要人们的共同努力。

最后两句“苟或不关心,女娲亦为拙”表达了诗人对于社会失序的忧虑,如果人们都不关心,即使是神话中的女娲也无法挽救。整首诗寓言深刻,警示人们要珍视并积极参与社会的治理与建设。

收录诗词(433)

郑獬(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江西宁都梅江镇西门人,因他的祖父前往湖北安陆经商,便寄居于此。商籍人安陆,详载宁都州志,少负售才词章豪伟,宋皇祐壬辰科举人,癸巳状元及第,初试国子监谢启曰,李广才气自谓无双

  • 号:云谷
  • 籍贯:虔化
  • 生卒年:1022——1072

相关古诗词

次韵程丞相重九日示席客

湖光飞出洞庭秋,拍手齐看山公游。

黑云抱日离东海,苍霞穿漏红光浮。

我公重惜此佳节,携宾留燕停鸣驺。

城角直穿一气外,碧鳞缥缈飞高楼。

晚花纤丽金靥闹,平莎蒙密绿发稠。

手把玻璃笑当坐,飘然逸气凌云遒。

须臾大卷出新作,铁网包住鲸与虬。

四座传观赏佳句,丝管不发清歌留。

茱萸著酒紫香透,芙蓉插髻双眉修。

后堂新压菊花酿,倾在玉盆凝不流。

美人再拜劝公饮,一饮可忘今古愁。

谁谓长戈可驻景,谁谓萱草能忘忧。

斯言寥阔不可考,乐事须向尊前求。

霓裳法曲古来绝,小槽琵琶天下尤。

只此醉乡有佳境,此境不与人间侔。

形式: 古风 押[尤]韵

江行五绝(其一)

马当之西绝险处,青山独出无四邻。

且系画船枫树下,行人去赛小姑神。

形式: 七言绝句 押[真]韵

江行五绝(其五)

西江庙前飞来鸟,紫金作翅尾毕逋。

翻空趁船接红果,衔去却哺林中雏。

形式: 七言绝句 押[虞]韵

老树

老树十百围,赤日不满影。

庙貌画鬼神,焰闪见光景。

闾里颇惊动,豚壶日叩请。

小巫口吟呀,祝奠屡折磬。

安敢议剪伐,惟恐罹灾眚。

乌雀不敢巢,繁阴实脩整。

岂有物所凭,阴奸设机阱。

吾闻夏后氏,液金铸九鼎。

窟穴尽发露,夔羊皆远屏。

自从九鼎亡,草木亦有幸。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