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每因蜀水涨,横遏楚江流。
气象吞云梦,波澜彻夏秋。
风云几开阖,日月自沉浮。
欲济谁舟楫,乾坤独倚楼。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壮丽的自然风光画卷,通过对湖南洞庭湖景色的抒写,表达了诗人胸怀壮志、独立自主的情感。
"每因蜀水涨,横遏楚江流。" 这两句从宏观角度出发,描绘了当蜀水(长江上游)泛滥时,如何影响到洞庭湖的水位,使得楚江(长江下游)的流向受到阻碍。这不仅展示了自然界的力量,也象征着诗人内心对于自由和奔放的追求。
"气象吞云梦,波澜彻夏秋。" 这两句则聚焦于洞庭湖的情景,通过对“气象”(自然景观中的一种超验感受)的描写,以及“波澜”(水波声)的季节变化,展现了诗人对于大自然的深刻感悟和情感投入。
"风云几开阖,日月自沉浮。" 这两句更进一步地强调了自然界中天气与时间流转的变幻无常,以及宇宙间万物自在运转的哲理。
最后一句 "欲济谁舟楫,乾坤独倚楼。" 则从个人情怀出发,通过“舟楫”(船只和船桨)的比喻,表达了诗人对于未来方向的思考,以及在纷扰世界中保持独立自我、坚守己见的情感。
整首诗不仅展示了诗人的胸襟与抱负,同时也展现了中国古典文学中“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即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写,来表达个人的情感和思想。
不详
秋夜净无云,嫦娥展孤镜。
灏气浸澄波,荡漾光还定。
终夜雨潇潇,闷杀孤舟客。
滴滴打蓬声,错讶灵妃瑟。
位分南北与东西,旷典才修俗顿移。
乐合鸾皇下庭宇,觯扬虎蜼伏樽彝。
头颅如许堪殊席,筋力无多奈缛仪。
敢昧邦君明德意,后知方遣负先知。
去谒吾君遇太平,太平明主重南能。
不关名利真开士,却返林泉伴野僧。
御赐白金为长物,身归青嶂策枯藤。
只应待到天台日,斋炷檀烟定有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