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位分南北与东西,旷典才修俗顿移。
乐合鸾皇下庭宇,觯扬虎蜼伏樽彝。
头颅如许堪殊席,筋力无多奈缛仪。
敢昧邦君明德意,后知方遣负先知。
这首诗描绘了一场乡间的宴饮场景,诗人以歌唱和诗的形式表达了自己的情感和思想。
"位分南北与东西,旷典才修俗顿移。" 这两句通过对空间位置的描述,反映出社会秩序的变化和风俗习惯的更新,显示了时代背景下的文化变迁。
"乐合鸾皇下庭宇,觯扬虎蜼伏樽彝。" 这里的“乐合”指的是宴席上的欢乐融洽,而“鸾皇”、“虎蜼”等字眼,则是用来比喻宾客的尊贵和豪迈,通过描写宴会的情景,展现了诗人对当时社会高层生活的一种观察。
"头颅如许堪殊席,筋力无多奈缛仪。" 这两句则透露出诗人的自我感慨,他用“头颅”比喻自己的微末,用“筋力”形容自己的力量有限,表达了自己在复杂社会关系中所处的尴尬位置和心中的无奈。
最后两句 "敢昧邦君明德意,后知方遣负先知。" 诗人通过这两句表达了对君主明智德行的赞赏,同时也反映出自己对过去事件的理解是基于后来的认识,对于过往的不解和误会有着深刻的感悟。
整首诗通过乡间宴饮的情景,折射出了诗人对社会变迁、个人处境以及对君主德行的看法,是一篇融合了时代背景、个人情感和哲理思考的佳作。
不详
去谒吾君遇太平,太平明主重南能。
不关名利真开士,却返林泉伴野僧。
御赐白金为长物,身归青嶂策枯藤。
只应待到天台日,斋炷檀烟定有灯。
八陈功成妙用藏,木牛流马法俱亡。
后来识得常山势,纵有桓温恐未详。
还将他年重,作师此日难。
伤心闵东道,白首戴南冠。
翰林历历侵华盖,禁掖明明侍紫微。
自昔词臣最清切,帝宸高拱借光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