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行寄刘李二参军

万里烟尘客,三春桃李时。

事去纷无限,愁来不自持。

狂歌欲叹凤,失路反占龟。

草碍人行缓,花繁鸟度迟。

彼美参卿事,留连求友诗。

安知倦游子,两鬓渐如丝。

形式: 排律 押[支]韵

翻译

身处万里之外的战乱之中,正值春光明媚的季节。
往事如烟般纷繁无尽,愁绪袭来让人无法自抑。
像狂人般高歌叹息,命运坎坷却似占卜中的龟壳。
草丛阻碍了行走的速度,花丛繁密让鸟儿飞过也显得缓慢。
你如此美丽,参与朝廷之事,留下寻求知己的诗篇。
怎会知道倦于宦游的人,双鬓渐渐斑白如丝。

注释

万里烟尘客:指在战乱中漂泊的旅人。
三春:春季的三个月,即农历正月、二月、三月。
桃李时:桃花李花盛开的时节,象征美好的时光。
事去纷无限:过去的事务纷繁且无法挽回。
不自持:无法自我控制。
狂歌:放声高歌,形容情绪激昂。
叹凤:古代以凤凰象征贤才,此处表达对失去机会的感叹。
失路:迷失人生道路,比喻仕途不顺。
反占龟:占卜中的龟壳,古人以此预测吉凶,此处表示命运多舛。
草碍人行缓:草丛茂密,使人行走缓慢。
花繁鸟度迟:花朵繁多,使鸟儿飞过显得缓慢。
参卿事:参与朝廷高级官员的事务。
留连:依依不舍,留恋。
倦游子:厌倦了在外漂泊的人。
两鬓渐如丝:两鬓的头发渐渐变得苍白,形容年华老去。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旅人在春天的所见所感,表达了对友人的思念和自己游子生活的无奈。开篇"万里烟尘客,三春桃李时",设定了诗人远行于外,正值春光明媚、花红柳绿之际,这种景象本应令人心旷神怡,却不免让旅人感受到异乡游子之愁。

接着"事去纷无限,愁来不自持"表现了诗人内心的困顿和对往事的无限哀愁,这些思绪如同潮水般涌来,使得他无法自已。下面"狂歌欲叹凤,失路反占龟"则是诗人的情感宣泄,他想要高声歌唱,但现实中的迷茫和困顿却让他不得不放慢脚步,就像古人占卜龟兆一样在寻找前进的方向。

中间两句"草碍人行缓,花繁鸟度迟"描绘了春日景色,草长而人行走得缓慢,花多而鸟儿穿梭其间,显得步调舒缓,但也增加了一份旅途的寂寞和时间的流逝感。

最后两句"彼美参卿事,留连求友诗"表达了对远方朋友的思念,希望通过诗歌来留住美好的时光,并与友人保持情谊。结尾"安知倦游子,两鬓渐如丝"则是诗人自问,自己这位疲惫的旅人,又怎能知道头发已经悄然间变白了,如同岁月在无声中流逝。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和内心情感的抒发,表达了游子对家国的思念,以及面对未来的迷茫与无奈。诗人运用丰富的意象和深沉的情感,使得这首诗不仅仅是对春天美景的描绘,更是一曲流传千古的离愁别绪之歌。

收录诗词(105)

卢照邻(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初唐诗人。自号幽忧子,汉族,其生卒年史无明载,望族出身,曾为王府典签,又出任益州新都(今四川成都附近)尉,在文学上,他与王勃、杨炯、骆宾王以文词齐名,世称“王杨卢骆”。有7卷本的《卢升之集》、明张燮辑注的《幽忧子集》存世。尤工诗歌骈文,以歌行体为佳,不少佳句传颂不绝,如“得成比目何辞死,愿作鸳鸯不羡仙”等,更被后人誉为经典

  • 字:升之
  • 号:为“初唐四杰”
  • 籍贯:幽州范阳(治今河北省涿州市)

相关古诗词

山林休日田家

归休乘暇日,馌稼返秋场。

径草疏王彗,岩枝落帝桑。

耕田虞讼寝,凿井汉机忘。

戎葵朝委露,齐枣夜含霜。

南涧泉初冽,东篱菊正芳。

还思北窗下,高卧偃羲皇。

形式: 排律 押[阳]韵

同临津纪明府孤雁

三秋违北地,万里向南翔。

河洲花稍白,关塞叶初黄。

避缴风霜劲,怀书道路长。

水流疑箭动,月照似弓伤。

横天无有阵,度海不成行。

会刷能鸣羽,还赴上林乡。

形式: 排律 押[阳]韵

同崔录事哭郑员外

文学秋天远,郎官星位尊。

伊人表时彦,飞誉满司存。

楚席光文雅,瑶山侍讨论。

凤词凌汉阁,龟辩罩周园。

已陪东岳驾,将逝北溟鲲。

如何万化尽,空叹九飞魂。

白马西京驿,青松北海门。

夜台无晓箭,朝奠有虚尊。

一代儒风没,千年陇雾昏。

梁山送夫子,湘水吊王孙。

仆本多悲泪,沾裳不待猿。

闻君绝弦曲,吞恨更无言。

形式: 排律 押[元]韵

至望喜瞩目言怀贻剑外知己

圣图夷九折,神化掩三分。

缄愁赴蜀道,题拙奉虞薰。

隐辚度深谷,遥袅上高云。

碧流递萦注,青山互纠纷。

涧松咽风绪,岩花濯露文。

思北常依驭,图南每丧群。

无由召宣室,何以答吾君。

形式: 排律 押[文]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