绝笔

立志平夷尚未酬,莫言心事付东流。

沦胥天下谁能救,一死千年恨不休。

湖水不沉忠义气,淮淝自愧破秦谋。

苕溪北去通胡塞,流此丹心灭虏酋。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翻译

我立下志向要铲平不平,但还未实现,不要轻易地说我的心愿随流水消逝。
整个世界陷入混乱,谁能拯救?即使付出生命,千年的遗憾也无法消除。
湖水虽不能淹没忠诚与正义的气息,但我对淮淝之战未能击败敌人的策略感到惭愧。
苕溪向北直通胡人边塞,我的忠诚之心流淌其中,希望能消灭敌首。

注释

立志:树立志向。
酬:实现。
莫言:不要说。
心事:心愿。
东流:向东流逝。
沦胥:陷入混乱。
谁能救:谁能拯救。
一死:付出生命。
恨不休:遗憾无法消除。
湖水:湖水。
忠义气:忠诚与正义的气息。
淮淝:淮淝之战。
破秦谋:击败敌人的策略。
苕溪:苕溪。
胡塞:胡人边塞。
丹心:忠诚之心。
虏酋:敌首。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谢绪的绝笔之作,表达了他壮志未酬的深深遗憾和对国家命运的忧虑。首句"立志平夷尚未酬",诗人表明自己早年立下的收复失地、平定乱世的志愿尚未实现,流露出一股不甘与无奈。次句"莫言心事付东流",进一步强调他的决心和心事不会随时间流逝而消逝。

接下来的两句"沦胥天下谁能救,一死千年恨不休",诗人感叹天下大势已去,无人能挽狂澜,他甚至愿意以死来表达对国家衰败的无尽悲愤。"湖水不沉忠义气",诗人以湖水比喻自己的忠诚和节义,即使身死,这份精神也不会被遗忘。"淮淝自愧破秦谋",诗人提及历史上淮淝之战,暗示自己虽有破敌之策,但未能施展,内心充满愧疚。

最后两句"苕溪北去通胡塞,流此丹心灭虏酋",诗人想象苕溪河水流向北方边塞,象征着自己的忠诚之心将永远流向消灭敌人的前线,直至消灭敌酋。整体来看,这首诗情感深沉,展现了诗人坚定的爱国情怀和壮志未酬的悲壮。

收录诗词(3)

谢绪(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望云

东山渺渺白云低,丹凤何时下紫泥。

翘首夕阳连旧眺,谩看黄菊满新溪。

鹤闲庭砌人稀迹,苔护松荫山径迷。

野老更疑天路近,苍生犹自望云霓。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齐]韵

玉山观

微明灯火夜堂幽,听彻丝桐万虑休。

骨冷魂清眠不得,竹风萧瑟满庭秋。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尤]韵

至曾田市贻管巡检(其一)

一年三过曾田市,春去秋来瞬息间。

安得此身无俗累,清高长似寨前山。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删]韵

至曾田市贻管巡检(其二)

将军齐相夷吾后,不用干戈盗自清。

回首江南望江北,故乡天际暮云平。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庚]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