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桃杏花开红映人,池塘水暖绿粼粼。
典衣沽酒入城去,报道江南二月春。
这首元代诗人萨都剌的《城南偶兴二首(其一)》描绘了一幅生动的春日景象。首句“桃杏花开红映人”,以鲜艳的桃花和杏花盛开为背景,色彩明艳,烘托出春天的气息,仿佛连人的脸颊都被映得红润起来。次句“池塘水暖绿粼粼”,进一步描绘了池塘水面在春日阳光下泛起的绿色波光,透露出水温渐暖的惬意。
诗人通过“典衣沽酒入城去”这一动作,展现了他对春天的喜爱和对生活的热情。他脱下厚重的衣服,换取美酒,意欲进城去分享这份江南二月的美好春光。最后一句“报道江南二月春”,简洁有力,直接点题,传达出诗人对江南早春的赞美和对生活的热爱之情。
整首诗语言质朴,意境优美,通过细腻的观察和生动的描绘,让读者感受到江南春天的独特韵味。
不详
画家、书法家。回族(一说蒙古族)。出生于雁门(今山西代县),泰定四年进士。授应奉翰林文字,擢南台御史,以弹劾权贵,左迁镇江录事司达鲁花赤,累迁江南行台侍御史,左迁淮西北道经历,晚年居杭州。善绘画,精书法,尤善楷书。有虎卧龙跳之才,人称燕门才子。他的文学创作,以诗歌为主,诗词内容,以游山玩水、归隐赋闲、慕仙礼佛、酬酢应答之类为多,思想价值不高。还留有《严陵钓台图》和《梅雀》等画,现珍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
断桥芳草生含路,隔水杨花飞度城。
客里不知春早晚,年年杯酒过清明。
道人睡起窗月白,饭熟黄粱鸡乱啼。
门外卖花声已过,街头春雨竟成泥。
雨前雨后莺乱啼,城南城北花交飞。
江南儿女裁苧衣;燕京游子何时归。
一片暮云千里隔,石头城上望天台。
夜深婺女明如镜,雁荡山前雁尽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