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文长老请赞

天地不仁,出此妖怪。

有偷营劫寨之机,无喜舍慈悲之戒。

正脉将沉,法门凋瘵,如何嗣续松源派。

大奸难后越精神,骂人嘴毒如蜂虿。

形式: 押[卦]韵

翻译

天地似乎没有怜悯之心,产生了这样的怪事。
这里有暗中偷袭和劫掠的可能,却没有丝毫喜悦或慈悲的戒律。
正道即将衰落,佛法凋零,如何延续松源派的传承呢?
大恶之人难以被超越,他们的精神犹如毒蛇猛蜂,言语刻薄无比。

注释

天地:指自然界的法则或天意。
仁:仁慈、怜悯。
妖怪:奇异或邪恶的事物。
偷营劫寨:暗中偷袭敌人的营地。
喜舍慈悲:表现出欢喜和慈悲。
正脉:正统的道脉或佛法。
法门:佛法修行的途径。
嗣续:继承和延续。
松源派:虚构的宗派或某人的门派。
大奸:大恶之人。
精神:精神状态或意志。
骂人嘴毒:说话刻薄。
如蜂虿:像蜜蜂和蝎子一样有毒。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僧人释智愚对中国古代神话和道德观念的一种独特解读。"天地不仁"引用了道家思想,暗示天地不偏私,却产生了看似怪异的现象。诗中提到的"偷营劫寨之机,无喜舍慈悲之戒"暗指世间的欺诈与恶行,与佛教的慈悲为怀形成对比。

"正脉将沉,法门凋瘵"表达了佛法衰落,传统道德受到侵蚀的忧虑。诗人以"如何嗣续松源派"质问,意在呼吁恢复或振兴正统的佛法传承,如同松源派这样的宗派。

"大奸难后越精神"可能是指那些奸诈之人反而更加活跃,而"骂人嘴毒如蜂虿"则形象地描绘了这些人的恶劣言行,比喻其言语刻薄如毒蜂刺人。

整体来看,这是一首寓言诗,通过神话和比喻,揭示了诗人对社会现实的批判和对道德沦丧的忧虑,同时也表达了对传统价值的坚守。

收录诗词(545)

释智愚(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俗姓陈。16岁依近邑的普明寺僧师蕴出家。宝祐四年(1256年),在灵隐寺鹫峰庵受请入住庆元府阿育王山利寺。景定元年(1260年),入住柏岩慧照寺。五年(1264年),受诏住临安府净慈报恩寺。宋度宗咸淳元年(1265年),迁径山兴圣万寿寺。五年(1269年),卒,年八十五。为运庵禅师法嗣

  • 号:虚堂
  • 籍贯:四明象山(今属浙江)
  • 生卒年:1185年—1269年

相关古诗词

元藏主游方

骂詈瞿昙说脱空,年来分外恶情悰。

吴山越水相逢著,放出蟭螟咬大虫。

形式: 七言绝句

天竺玉论师赴觉海

妙旨惟从句外求,白云先见室中筹。

海山深处多麟凤,此去横经一网收。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尤]韵

方广寺

云中玉磬无时响,木末金灯永夜明。

胜地正缘人罕到,古今门户未尝扃。

形式: 七言绝句

文宗问终南山蛤蜊瑞相图赞

攧不开,扑不破。人言大士应身,我也疑他真个。

终南山,相应和。

喜动龙颜,百僚俱贺,谁知别有弥天过。

形式: 押[个]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