甫里留别管金祝韩唐诸君子

甫里繁华照市明,况多人物负才名。

青春诗酒平时社,白昼弦歌到处声。

唐士昔居元有宅,吴王此地旧无城。

行随流水登归棹,一路居民识宋清。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甫里的繁华景象与人文气息。首句“甫里繁华照市明”,以“照市明”三字生动展现了甫里夜景的辉煌,仿佛整个城镇都被其光芒照亮。接着,“况多人物负才名”一句,点出甫里不仅繁华,更汇聚了众多才华横溢的人物,形成了一种浓厚的文化氛围。

“青春诗酒平时社,白昼弦歌到处声”两句,进一步描绘了甫里日常生活的文化活动。无论是春日的诗会酒宴,还是白天的音乐与歌声,都充满了艺术的气息,展现出一种高雅的生活情趣。

“唐士昔居元有宅,吴王此地旧无城”两句,通过历史人物的典故,增加了诗歌的历史厚重感。这里提到的“唐士”可能是指唐代的某位诗人或文人,而“吴王”则指向吴国的统治者,通过对比,突出了甫里自古以来就是文化汇聚之地。

最后,“行随流水登归棹,一路居民识宋清”两句,表达了诗人离别时的心情和对甫里居民的深刻印象。诗人随着流水乘船离去,沿途的居民都认识并记住了他,这既是对甫里人民友善的赞美,也是对自己在甫里留下美好回忆的感慨。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甫里繁华景象、文化生活、历史典故以及诗人个人情感的描绘,展现了明代诗人郑文康对甫里这座古镇的独特情感和深刻理解,同时也反映了明代社会的文化风貌。

收录诗词(278)

郑文康(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正统十三年进士。观政大理寺,寻因疾归。父母相继亡故后,绝意仕进,专心经史。好为诗文。有《平桥集》

  • 字:时乂
  • 号:介庵
  • 籍贯:苏州府昆山
  • 生卒年:1413—1465

相关古诗词

送钟司训之黄冈

才名曾听振文场,共喜除官近故乡。

铁瓮渐遥知白下,竹楼将近是黄冈。

沿江烟草随舟绿,夹岸杨花扑面香。

到日不须驺吏候,诸生执贽绕门墙。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送李寺丞弟还弋阳

落花飞絮绕都门,送客将归祭水滨。

行李祗携三尺剑,锦囊剩贮百篇文。

官桥骏马冲尘去,禁苑流莺隔树闻。

同谱有兄居近侍,莫因乡国久离群。

形式: 七言律诗

挽丁行人璇

袖拂长安马上尘,少年曾醉杏园春。

官船夜载三更梦,使节长随万里身。

天上玉楼应妄说,道傍黄土自伤神。

可怜台省同年伴,遍数升沉少一人。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

和简庵沈少卿题画

书法淋漓满卷中,眼前生意与真同。

当朝名笔应多在,前代遗缣尚未穷。

翰苑品题文耀日,宾筵展玩笑生风。

古来独有监门者,画出流民第一工。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东]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