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描绘了乾隆皇帝在秋季初望之时,对农田遭受雨水影响的忧虑,以及他对农民生活的深切关怀。诗中展现了皇帝亲自巡视庄稼地,关心百姓疾苦的情景。
首句“秋初正望霖”点明了时间背景,秋季初至,正逢大雨,对农作物生长造成影响。“虞损禾苗稚”表达了对幼小禾苗可能受损的担忧。接着,“度此方怦怦,民艰切揽辔”描述了面对自然灾害时,人民生活之艰难,皇帝亲自上马巡视,以示关切。
“山庄驻清跸,关外欣沾被”写出了皇帝在山庄停留,亲自查看受灾情况,并给予受灾地区民众物质上的援助。“遥心寄关内,优渥亦逮未”则表达了皇帝对关内受灾地区的深切挂念,希望他们也能得到同样的关怀和帮助。
“封童传喜音,疑信岂能置”提到通过使者传递好消息,即使消息真假难辨,也足以让人心生欢喜。“纳稼兹已毕,柄穗颇馀积”描述了农事活动已经完成,收获颇丰,粮食储备充足。“原田更含润,麦陇青针刺”描绘了土地湿润,麦田绿意盎然的景象。
最后,“祈年惟予责,忧深藉生慰”表达了作为君主,祈求丰收是他的责任,而这种深深的忧虑,只有通过民生的改善才能得到缓解。“慰已复怀希,所希三白瑞”则是对未来的美好期盼,希望来年能够迎来三次大雪,预示着丰收的吉祥之兆。
整首诗体现了乾隆皇帝对农业生产的重视和对民众生活的深切关怀,展现了其作为君主的责任感与仁爱之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