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烟收绿野远连空,戍垒依稀入望中。
万里山河星拱北,百年人事水归东。
扁舟晚济桃花浪,走马晴嘶柳絮风。
乡思正多羁思苦,不须回首问渔翁。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壮阔的自然风光与深远的乡愁。开篇两句“烟收绿野远连空,戍垒依稀入望中”,通过对春天景色的描写,营造出一种淡远而又有些许迷离的情境,给人以无限想象的空间。
接着,“万里山河星拱北,百年人事水归东”两句,不仅扩大了画面的广度,更深化了时间和空间的纵深。诗人通过对宇宙天体和历史长河的描绘,表达了一种超越时空的感慨。
中间两句“扁舟晚济桃花浪,走马晴嘶柳絮风”则是对行进中的场景进行细腻刻画,扁舟在晚霞中航行于桃花盛开的水面上,走马时不期而遇的柳絮带着春天的气息,这些生动的细节让读者仿佛身临其境。
末尾两句“乡思正多羁思苦,不须回首问渔翁”,诗人表达了对故土的深切思念。这里的“不须回首问渔翁”则暗示了一种超越常规、直接与自然对话的情感状态,显示出诗人内心的豁达和从容。
整体来说,这首诗通过对景物的描写,抒发了作者深沉的乡愁和对故土的眷恋。语言流畅自然,意境辽阔,是一首情感真挚、想象丰富的佳作。
不详
有“诗虎”之称。约唐僖宗乾符中前后在世。著有诗集一卷,《新唐书艺文志》传于世
柳碧桑黄破国春,残阳微雨望归人。
江山不改兴亡地,冠盖自为前后尘。
帆势挂风轻若翅,浪声吹岸叠如鳞。
六朝无限悲愁事,欲下荒城回首频。
一道潺湲溅暖莎,年年惆怅是春过。
莫言行路听如此,流入深宫怅更多。
桥畔月来清见底,柳边风紧绿生波。
纵然满眼添归思,未把渔竿奈尔何。
洛阳春霁绝尘埃,嵩少烟岚画障开。
草色花光惹襟袖,箫声歌响隔楼台。
人心便觉闲多少,马足方知倦往来。
愁上中桥桥上望,碧波东去夕阳催。
阶前月色与蛩声,阶上愁人坐复行。
秦谷入霜空有梦,越山无计可归耕。
穷途若遣长堪恸,华发无因肯晚生。
不似扁舟钓鱼者,免将心事算浮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