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水

一道潺湲溅暖莎,年年惆怅是春过。

莫言行路听如此,流入深宫怅更多。

桥畔月来清见底,柳边风紧绿生波。

纵然满眼添归思,未把渔竿奈尔何。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歌]韵

翻译

溪水潺潺溅湿岸边温暖的莎草,每年春天过去都让我满怀惆怅。
别说在道路上听到这样的流水声会更添伤感,它流进深宫里的哀愁只会更多。
桥边的月光皎洁,清澈见底,柳树旁的风吹过,泛起层层绿波。
即使满眼望去勾起了回家的思绪,但没有渔竿,又能如何呢。

注释

潺湲:形容水流缓慢而连续不断。
惆怅:因失意或思念而感到伤感。
行路:行走于道路。
深宫:古代指帝王的宫殿,这里可能暗指皇宫。
渔竿:钓鱼的工具,象征隐居生活。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春日洛水边的景象,融合了动人的情感和生动的自然图景。开篇“一道潺湲溅暖莎”,便以细腻的笔触勾勒出洛水初春的温润气息,“年年惆怅是春过”则透露出诗人对时光易逝、春天即将过去的感慨。

“莫言行路听如此,流入深宫怅更多”,诗人似乎在告诫别人不要说自己途经洛水之时所闻的是这般景色,因为这样的美好甚至能让深宫中的贵族也感到更加的孤独和惆怅。这里“如此”二字包含了对美景的无限赞叹,而“更多”则揭示了诗人对深宫中人无法亲历自然之美的同情。

“桥畔月来清见底,柳边风紧绿生波”,此两句以清丽的语言描绘出夜幕降临时洛水边的宁静与生机。月光洒在桥下,使得河水显得格外清澈;而柳树在微风中摇曳,新绿初生的枝叶间似乎产生了波动。

最后,“纵然满眼添归思,未把渔竿奈尔何”,诗人虽然心中充满了对家乡的思念,但却还没有准备好将渔竿(钓鱼的工具)收起,放弃这一刻与大自然亲密接触的机会。这里体现了诗人对于大自然的情感寄托,以及不愿结束这段美好时光的心情。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洛水春景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深切感受和内心世界的丰富情感。

收录诗词(154)

罗邺(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有“诗虎”之称。约唐僖宗乾符中前后在世。著有诗集一卷,《新唐书艺文志》传于世

  • 字:不详
  • 籍贯:余杭
  • 生卒年:825—?

相关古诗词

洛阳春望

洛阳春霁绝尘埃,嵩少烟岚画障开。

草色花光惹襟袖,箫声歌响隔楼台。

人心便觉闲多少,马足方知倦往来。

愁上中桥桥上望,碧波东去夕阳催。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灰]韵

秋夕旅怀

阶前月色与蛩声,阶上愁人坐复行。

秦谷入霜空有梦,越山无计可归耕。

穷途若遣长堪恸,华发无因肯晚生。

不似扁舟钓鱼者,免将心事算浮荣。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秋夕寄友人

秋夕苍茫一雁过,西风白露满宫莎。

昨来京洛逢归客,犹说轩车未渡河。

莫把少年空倚赖,须知孤立易蹉跎。

想君怀抱哀吟夜,铜雀台前皓月多。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歌]韵

秋日怀江上友人

行子岂知烟水劳,西风独自泛征艘。

酒醒孤馆秋帘卷,月满寒江夜笛高。

黄叶梦馀归朔塞,青山家在极波涛。

去年今日逢君处,雁下芦花猿正号。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豪]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