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杨起之安丰录判

芍陂茫茫古边城,鸡犬相闻今乐土。

交兵往事空流水,避乱居民尚遗堵。

似闻此地岁丰穰,要得清官手摩拊。

君才天马足神骏,老大去年参选部。

闽中实历禆风宪,淮右先声动官府。

争看祖道车骑众,力疾登途霜月苦。

墙东故人懒出门,浊酒黄花对谁舞。

形式: 古风 押[麌]韵

鉴赏

这首诗是宋末元初诗人陆文圭所作的《送杨起之安丰录判》,通过对古边城芍陂的描绘,展现了历史变迁与今日安宁的对比。"茫茫"二字描绘了昔日战乱的苍凉,而"鸡犬相闻今乐土"则转为今日和平安宁的生活场景。诗人感慨过去战争如流水般流逝,百姓仍能在此安居,表达了对当地官员治理有方的赞赏。

"似闻此地岁丰穰,要得清官手摩拊"进一步强调了清廉官员对于地方繁荣的重要性。接着,诗人以"君才天马足神骏"赞美杨起之的才能,称其犹如神骏的天马,具有非凡的能力。提到杨起之在闽中和淮右的经历,显示了他的政绩显著,使得官府为之震动。

送别场景中,"争看祖道车骑众"描绘了送行的热闹场面,而"力疾登途霜月苦"则写出杨起之不顾艰辛,坚定前行的决心。最后,诗人以"墙东故人懒出门,浊酒黄花对谁舞"表达自己因友人离去而产生的孤独感,以及对友人的深深祝福。

整体来看,这首诗情感真挚,既有对历史的沉思,又有对友人的深情厚谊,展现了诗人丰富的内心世界和对社会现实的关注。

收录诗词(625)

陆文圭(宋末元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元代文学家。博通经史百家,兼及天文、地理、律历、医药、算术之学。墙东先生是元代学者的雅号,“墙东”并非是他居住澄东的意思。西汉末年,北海人王君公因为遭遇王莽篡权的乱世,当牛侩(买卖牛的中间人)以自隐。当时人们称他为“避世墙东王君公”。见《后汉书·逄萌传》。后来以“墙东避世”作为隐居于市井的典故,“墙东”指隐居之地。墙东先生指的是隐士,对于这个雅号,他自己也欣然接受,将自己的作品集命名为《墙东类稿》

  • 字:子方
  • 号:墙东
  • 籍贯:江阴(今属江苏)
  • 生卒年:1252~1336

相关古诗词

送陆同知北上二首(其二)

淳风日已薄,恩义不相维。

吏无得于民,民顾吏有辞。

政化本不立,刀笔事愈卑。

李侯今之人,而行古所为。

外有屠嘉直,内无五伦私。

锄奸如恶草,护民犹婴儿。

瀹河苏彼旱,劝粟哺尔饥。

从容方报政,代者俄及期。

庸吏推不去,良吏去复思。

谁欤观民风,入境采吾诗。

形式: 古风 押[支]韵

送陆同知北上二首(其一)

浙尾带荒江,土与材俱薄。

吴季独终隐,楚黄亦晚错。

馀子不足数,眼明见卓落。

騄駬初历块,青萍新淬锷。

齿少逾老心,事迩存远略。

百金重气义,千里赴言诺。

可期功名会,兼受生死托。

宦途入幽蓟,诗句留殿阁。

出佐紫阳城,一麾真小却。

炳烛照吏奸,良剂痊民瘼。

一庭秋水净,万户春风乐。

河内泣留恂,并州永思郭。

归装乍林丘,趣骑已沙漠。

梅花古驿寒,别酒故人酌。

径北道邳徐,迂西趋汴洛。

宫阙睹盛丽,山川想寥廓。

成皋叹楚战,砥柱窥禹凿。

旧邦吊二虢,古邑辨三亳。

望诸墓犹存,戏马台如昨。

燕赵誇蛾眉,云代珍狐貉。

壮士多屠沽,逸人或岩壑。

访古记宜勒,登高赋须作。

订讹青简在,得句锦囊著。

明年衣绣归,颇愿闻其略。

鸿鹄看高翔,苕枝伏燕雀。

赠言愧非颜,出处其志略。

形式: 古风 押[药]韵

送陆谊斋按察

使星出照三吴地,原隰驰驱远有光。

鹰击何如学鸾凤,狐多且莫问豺狼。

怀金昌邑难污震,置酒清河反怒章。

今日故人无请托,他年鸿燕勿相忘。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亚父冢

汉楚知谁与国谋,中原争鹿几时休。

成功竟属三人杰,遗恨空馀一土丘。

宝匣龙泉还见发,鸿门玉斗不须留。

繫舟叹息英雄事,戏马台前大树秋。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