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清水岩题壁

野寺虽萧瑟,禅房结构精。

清泉流月出,疏磬逐云行。

地僻人踪断,松高鹤梦清。

何时脱尘网,居此息劳生。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庚]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远离尘嚣、静谧祥和的山中寺院景象。诗人以细腻的笔触,将自然与禅宗精神巧妙融合,营造出一种超凡脱俗的意境。

首句“野寺虽萧瑟”,开篇即点明了环境的荒凉与寂寥,但紧接着“禅房结构精”一句,转折出寺庙内部构造的精致与雅致,形成鲜明对比,暗示了内在精神世界的丰富与宁静。

“清泉流月出,疏磬逐云行”两句,运用生动的意象,描绘了月光下泉水潺潺流淌,仿佛与天空中的云朵一同悠然前行的场景,营造出一种超凡脱俗的氛围,同时也暗示了禅宗修行中追求内心平静与自然和谐的理念。

“地僻人踪断,松高鹤梦清”则进一步深化了这种远离尘世的意境。地僻人迹罕至,松树高耸,白鹤在宁静的环境中自由飞翔,象征着心灵的纯净与自由,以及对超脱世俗束缚的向往。

最后,“何时脱尘网,居此息劳生”表达了诗人渴望摆脱世俗烦恼,寻求心灵归宿的愿望。整首诗通过描绘一个远离尘嚣的清净之地,寄托了诗人对精神自由与心灵解脱的追求,展现了中国古典文学中常见的隐逸情怀与超然物外的生活理想。

收录诗词(614)

林占梅(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历史人物,是中国清朝官员。根据《重修台湾省通志》记载,他于1802年上任台湾府儒学训导,隶属于台湾道台湾府,为台湾清治时期的地方官员,该官职主要从事台湾府境内之教育行政部分,受台湾府儒学教授制约,该官职亦通常为闽籍,语言可与台湾人互作沟通,事实上,教学上也以闽语为主,官话为辅

相关古诗词

旅次大甲,夜醒口号

夜阑灯欲灭,四壁听喧阗。

黠鼠欺生客,荒鸡搅熟眠。

神烦尘梦杂,身倦欲心捐。

苦历礌硠道,今宵暂解鞯。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先]韵

后垄道中,小憩佃屋

归途风景暮,放步爱康庄。

落日红溪树,奔涛白野航。

酒旗招客兴,村笛断人肠。

待渡沙滩上,柴门已在望。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阳]韵

后垄道中晓发作

旅夜不成眠,棂风吹败纸。

驾言向中途,町蹊随迤逦。

孤月憩岩巅,遥山潜雾里。

村鸡听三号,舆夫行五里。

曙色犹朦胧,道旁暂休止。

星影辨前林,滩声知近水。

临流掬月光,一漱凉侵齿。

欲下舆舆眠,吟情时复起。

形式: 古风 押[纸]韵

中港待渡

归途心怯远,晓夜厌奔驰。

马健兼程疾,潮平待渡迟。

遥山斜照薄,极浦晚霞移。

伫立垂杨下,摇鞭且赋诗。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支]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