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叶天根南还

我识天根子,于今二十年。

吹箫来翠岭,鼓枻入丹渊。

日出扶桑底,云生建木巅。

人间方夜半,海上得春先。

老我江湖迥,微官岁月迁。

荒泉流竹里,冷雨浸芝田。

发短何为者,君归重惘然。

飞霞浮夕景,定在石林边。

形式: 排律 押[先]韵

鉴赏

这首元代诗人陈旅的《送叶天根南还》充满了对友人离别的深情与对自然美景的赞美。诗中描绘了叶天根乘船南行的情景,通过“吹箫来翠岭,鼓枻入丹渊”两句,展现了他行舟于山水之间的画面,既有音乐的悠扬,又有航行的动感。接着,“日出扶桑底,云生建木巅”则以神话般的意象,表达了时间的流转和空间的广阔,暗示着叶天根旅程的遥远与神秘。

“人间方夜半,海上得春先”对比了叶天根所处的海上世界与诗人所在的陆地,突出了自然界的奇妙与变化,同时也寄托了诗人对友人旅途平安、早得佳境的美好祝愿。后半部分转而抒发了诗人对自身处境的感慨,“老我江湖迥,微官岁月迁”,表达了年华易逝、世事变迁的无奈与感慨。

“荒泉流竹里,冷雨浸芝田”描绘了一幅静谧而略带凄凉的画面,泉水在竹林间流淌,冷雨滋润着芝田,既体现了自然界的生机与活力,也暗含了诗人对宁静生活的向往与对现实处境的反思。“发短何为者,君归重惘然”则是对友人即将离去的不舍与对未来的迷茫,表达了深厚的情感。

最后,“飞霞浮夕景,定在石林边”以绚丽的晚霞和石林作为背景,预示着叶天根的旅程将充满色彩与惊喜,同时也寄托了诗人对友人未来旅途的美好期待与祝福。整首诗情感真挚,意境深远,展现了诗人深厚的文学功底和对自然、人生的深刻感悟。

收录诗词(132)

陈旅(元)

成就

不详

经历

幼孤,笃志于学,不以生业为务。以荐为闽海儒学官。游京师,虞集见其文,称其博学多闻。荐除国子助教。出为江浙儒学副提举。顺帝至正初,累官国子监丞卒。有《安雅堂集》

  • 字:众仲
  • 籍贯:元兴化莆田
  • 生卒年:1288—1343

相关古诗词

郊居

郊居息尘事,日夕望青山。

青山秋气多,白云出其间。

露渚野芳集,枫林江色寒。

夷犹感流序,况乃旷幽攀。

形式: 古风

吴宗师赤城阻雨次甘泉韵

三十六盘啼杜鹃,杜鹃啼尽到平川。

千山白雨作秋气,六月赤城堪昼眠。

银渚星槎留使客,竹宫风帐候神仙。

衰予病起桥门下,目送晴云度楚天。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与陈敬初同舟北游题饯行卷后

我爱天台陈敬初,少日辞家即远图。

上书拟献贾生策,入关便弃终军繻。

八月官河秋水大,三江亲舍暮云孤。

名成归去岁未晚,卜邻有约依东吴。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虞]韵

秋山行客图

雨馀空翠晓濛濛,有客骑驴落木中。

满目好山行不尽,溪猿啼断石楠风。

形式: 七言绝句 押[东]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