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晚又捧五章尽含六义意转新而韵皆紧才益赡而调弥高始知元白之前贤虚擅车斜之美誉夜来绕遍林树搜穷肺肝虽巧拙以不侔亦讴吟而自得又依前韵各罄乃怀所贵夫伏老之身心亦冈避不量力之讥诮自兹解甲且议休兵向非起予何以为乐大雅君子无或见咍(其三)

甲第新修尽不如,遍栽花卉地无馀。

囊中耻贮千金宝,架上惟藏四部书。

一炷白檀烟细细,百竿脩竹影疏疏。

终须副却苍生望,别筑沙堤到盛居。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鱼]韵

翻译

新建的豪宅都不如,满园花草几乎覆盖了全部土地。
羞于在钱包里装满金银财宝,书架上只放着四部经典书籍。
一缕缕淡淡的白檀香烟袅袅升起,众多修长的竹子投下稀疏的光影。
最终要满足百姓的期待,还要在别处建一条沙堤,以便更好地居住。

注释

甲第:豪门宅第。
新修:新建。
尽不如:都比不上。
遍栽:到处种植。
花卉:各种花草。
囊中:钱包里。
耻:感到羞耻。
贮:存放。
千金宝:大量财富。
架上:书架上。
四部书:四部经典著作。
一炷:一缕。
白檀烟:白檀木燃烧产生的烟。
细细:微细。
百竿:很多。
脩竹:修长的竹子。
影疏疏:光影稀疏。
终须:终究要。
副却:满足。
苍生:百姓。
望:期待。
别筑:另外建造。
沙堤:沙土堤岸。
盛居:舒适的住所。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文人墨客的生活状态和内心情感。开篇便写修园林之事,表明主人公对美好生活的追求与享受,但“甲第新修尽不如”一句透露出一种淡然若失的态度,或许是因为物质上的满足并不能完全满足其精神追求。紧接着,“囊中耻贮千金宝,架上惟藏四部书”则展示了主人公更看重精神财富,即书籍。此处所谓“耻贮”,可能是对物质积累的不屑或自谦之意。

接下来的“一炷白檀烟细细,百竿脩竹影疏疏”则描绘了主人公在私园中的悠闲情景。这里,“白檀”可能指的是优雅的香炉和所熏的香料,而“脩竹”则是通过水流来清洗竹叶,使其更加清新,两者共同营造出一派超凡脱俗的意境。

至于“终须副却苍生望,别筑沙堤到盛居”,可能是在表达主人公对未来生活的规划和期待,或许是希望能够在自然中找到宁静与安稳。最后,“别筑沙堤到盛居”则可能暗示着主人公对于理想居所的追求。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园林、书籍、香烟和竹叶等元素的描绘,展现了一个文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以及在物质与精神之间寻找平衡的心境。

收录诗词(90)

李至(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昨晚又捧五章尽含六义意转新而韵皆紧才益赡而调弥高始知元白之前贤虚擅车斜之美誉夜来绕遍林树搜穷肺肝虽巧拙以不侔亦讴吟而自得又依前韵各罄乃怀所贵夫伏老之身心亦冈避不量力之讥诮自兹解甲且议休兵向非起予何以为乐大雅君子无或见咍(其五)

自念平生谁得如,一家衣食喜盈馀。

新开北户都缘竹,特搆南堂只为书。

已叹病来欢笑减,那堪老去往还疏。

谢他蓬岛神仙客,时下三清访陋居。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鱼]韵

残春有感(其一)

阴阴垂柳转黄鹂,肠断残春欲去时。

白雪乱堆飞絮地,红须半在落花枝。

园林向晚深藏郭,野水新晴暗入池。

最是牡丹堪痛惜,风吹雨打渐离枝。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残春有感(其二)

年年九十日春风,风雨多端复在中。

一盏更还辜我绿,乱花知是为谁红。

树头啼鸟疑相劝,窗下吟生似不通。

可惜芳晨莫虚过,眼前便作白头翁。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东]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