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过龙门

紫塞秋高凤辇回,龙门有客去还来。

荡摩日月昆崙坼,吐纳风云混沌开。

天帝有神司主宰,地灵无力戴崔嵬。

谁吹石濑成飞雨,不使时人污酒杯。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灰]韵

鉴赏

这首元代诗人马祖常的《还过龙门》诗,以雄浑的笔触描绘了龙门的壮丽景象和深邃的哲理思考。

首句“紫塞秋高凤辇回”,以“紫塞”点出龙门所在之地的地理位置,暗示其为边关要塞,而“秋高”则渲染出一种肃穆的氛围。接着“凤辇回”运用典故,象征着诗人归来的喜悦与尊贵,同时也暗含着对龙门这一历史遗迹的敬仰之情。

“龙门有客去还来”一句,直接点明了诗人多次往返于龙门之间的情景,体现了他对这一自然奇观的深厚情感。接下来的“荡摩日月昆崙坼,吐纳风云混沌开”两句,更是将诗人的想象推向极致,通过夸张的手法描绘了龙门所蕴含的磅礴力量,仿佛能撼动天地,改变日月星辰的位置,甚至能够吸纳和释放风云,展现出一种宇宙般的力量感。

“天帝有神司主宰,地灵无力戴崔嵬”两句,则从宏观的角度探讨了自然与神灵的关系,表达了对自然界的敬畏之情,同时也暗示了人类在面对大自然时的渺小与无力。最后,“谁吹石濑成飞雨,不使时人污酒杯”一句,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幅生动的画面,既是对自然现象的描述,也是对生活哲理的隐喻,提醒人们珍惜自然的美好,避免让生活的乐趣被世俗的尘埃所玷污。

整体而言,这首诗不仅展现了龙门的壮丽景色,更蕴含了丰富的哲学思考,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表达了对生命、宇宙以及人与自然关系的深刻感悟。

收录诗词(258)

马祖常(元)

成就

不详

经历

回族著名诗人。光州(今河南潢川)人。延佑二年,会试第一,廷试第二,授应奉翰林文字,拜监察御史。元仁宗时,铁木迭儿为丞相,专权用事,率同列劾奏其十罪,因而累遭贬黜。自元英宗硕德八剌朝至元顺帝朝,历任翰林直学士、礼部尚书、参议中书省事、江南行台中丞、御史中丞、枢密副使等职。为文法先秦两汉,宏瞻而精核,富丽而新奇,内容多制诏、碑志等类作品,诗作圆密清丽,除应酬之作外,亦有反映民间疾苦的作品

  • 字:伯庸
  • 籍贯:元代色目
  • 生卒年:1279~1338

相关古诗词

驾发上京

苍龙对阙夹天阍,秋驾凌晨出国门。

十里貔貅骑腰袅,一双日月绣旗幡。

讲蒐猎较黄羊圈,赐宴恩沾白兽尊。

赫奕汉家人物盛,马卿有赋在文园。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元]韵

和袁伯长待制送虞伯生博士祠祭岳镇江河后土

房闼歌儿翠黛摧,不禁夫婿陟崔嵬。

一春花好人相别,四月梅黄雨又来。

酒酌玉缸酣脸晕,香消银叶蠹炉灰。

祠官好致君王意,早奉神休马首回。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灰]韵

琉璃帘

吴侬巧制玉玲珑,翡翠虾须迥不同。

万缕横陈银色界,一尘不入水晶宫。

月华远射离离白,灯影斜穿细细红。

相隔神仙才咫尺,灵犀一点若为通。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东]韵

菊枕

东篱采采数枝霜,包裹西风入梦凉。

半夜归心三径远,一囊秋色四屏香。

床头未觉黄金尽,镜底难教白发长。

几度醉来消不得,卧收清气入诗肠。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