蜜渍梅花

瓮澄雪水酿春寒,蜜点梅花带露餐。

句里略无烟火气,更教谁上少陵坛。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寒]韵

翻译

瓦罐中盛着冬天残余的冰雪融水,酿出微微的寒意,蜜蜂采集带露的梅花花蜜,当作早餐食用。
诗中的意境丝毫没有世俗的烟火气息,又有谁能登上杜甫的文学圣坛呢?

注释

瓮:瓦罐。
澄:清澈。
雪水:冰雪融水。
酿:酿造。
春寒:微寒的春天。
蜜点:蜜点状。
梅花:梅花。
带露餐:带着露珠的早餐。
句里:诗中。
略无:完全没有。
烟火气:世俗的气息。
更教:更让。
谁:谁人。
上:登上。
少陵坛:指杜甫的文学圣坛,杜甫曾自号'少陵野老'。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的春日景象,通过对比和反差手法,表达了诗人对于自然纯净美好的追求与向往。

“瓮澄雪水酿春寒”,这里的“瓮”指的是古代的一种酒器,诗人用它来形容清澈如雪的泉水,酝酿出一种春日特有的寒意。这种描述不仅展现了诗人的细腻感受,而且也传达了一种超脱尘世的淡雅情怀。

“蜜点梅花带露餐”,则是对早晨梅花上挂着露珠的情景进行描绘,"蜜点"形容露珠晶莹如蜜,既美化了自然之物,也隐喻出诗人对于纯净事物的向往。"带露餐"表明这是一种清淡的享受,这里的"餐"字不仅指食物,更有精神层面的满足与享受。

“句里略无烟火气”,这里的“句”是指诗人的生活环境,“烟火气”则代指尘世间的喧嚣和俗世的污浊。诗人通过这样的对比,表达了自己对于远离尘嚣、追求清净生活的愿望。

“更教谁上少陵坛”,这句话中的"更教"意味着更加强烈的提示或劝说,而"谁"则是指代诗人的同道中人。"少陵"是唐代诗人杜甫的别号,"少陵坛"则是后来人们为了纪念杜甫而建的台或者墓地。这句话实际上是在表达诗人对于追随古代高洁诗仙,如杜甫等人的生活态度和艺术追求的渴望。

总体来说,这首诗通过对自然美景的细腻描绘,表现了诗人超脱世俗、向往高洁的个性特点,以及对于纯粹文学境界的不懈追求。

收录诗词(4294)

杨万里(宋)

成就

南宋著名诗人、大臣,与陆游、尤袤、范成大并称为“中兴四大诗人”。杨万里一生作诗两万多首,传世作品有四千二百首,被誉为一代诗宗。他创造了语言浅近明白、清新自然,富有幽默情趣的“诚斋体”。杨万里的诗歌大多描写自然景物,且以此见长。他也有不少篇章反映民间疾苦、抒发爱国感情的作品。著有《诚斋集》等。

经历

因宋光宗曾为其亲书“诚斋”二字,故学者称其为“诚斋先生”。

  • 字:廷秀
  • 号:诚斋
  • 籍贯:吉州吉水(今江西省吉水县黄桥镇湴塘村)
  • 生卒年:1127年10月29日-1206年6月15日

相关古诗词

蜡烛

未夜身先卧,不春花已开。

泣残双泪雨,愁得寸心灰。

形式: 五言绝句 押[灰]韵

蜡梅四首(其四)

江梅珍重雪衣裳,薄相红梅学杏装。

渠独小参黄面老,额间艳艳发金光。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阳]韵

蜡梅四首(其三)

莟头元不是花房,融蜡熬酥戏滴将。

忽见微舒金爪甲,不知中有紫香囊。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阳]韵

蜡梅四首(其二)

眉间蜜酒发轻黄,对著诗人不惜香。

金作仙衣元自冷,月中仍带一身霜。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阳]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