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视赏射

边角悲鸣霜扑地,将校宁甘泼寒戏。

熊旗引队柳营晓,大羽插腰生意气。

虎皮半捲并铁刀,臂鞲蜀锦团雕袍。

士不敢喘那敢骄,肃听号令惟所操。

撚弦唾手试弓刀,例物角花金碗的。

左军右军分两翼,簇簇飞星点红砾。

一麾白羽人肩摩,三军欢踊声鸣鼍。

教头喝赐谁最多,铁丝箭者无以过。

大风飞云歌汉歌,安得一箭开关河。

汉家君王自神武,边头将臣如卧虎。

觉吾目中无此虏,待射金牌大郎主。

石崖天齐勒碑颂,那知援笔无燕许。

形式: 古风

翻译

边角的号角声在霜冻中回荡,将领们岂肯在寒冷中嬉戏。
熊旗引领队伍在黎明的柳营中行进,大羽箭插在腰间,充满豪情壮志。
虎皮半卷着铁刀,臂上的护臂是蜀锦制成的团雕战袍。
士兵们不敢喘息,更不敢骄傲,只听从命令,全力以赴。
随手拉弦,唾手可得地试射弓刀,目标是那些金碗装饰的靶子。
左右军队分列两侧,如同繁星点点落在红色碎石上。
指挥官的白羽令旗举过人群,三军欢腾,鼓声震天。
教练员赐予奖赏最多的是谁?铁丝箭手无人能及。
大风吹起云朵,歌声高唱汉家赞歌,何时能有一箭射开边关河流。
汉朝的君王威武不凡,边疆将领如猛虎般震慑一方。
我感到眼前这些敌虏不足挂齿,等待射杀金牌大将。
石崖天齐刻下碑文歌颂,却不知我无燕许那样的才子来撰写。

注释

霜扑地:形容霜冻严寒。
将校:将领和军官。
泼寒戏:在严寒中嬉戏。
熊旗:军旗,象征勇猛。
大羽:大箭羽,表示重要人物。
臂鞲:臂套,保护手臂。
蜀锦:蜀地特产的精美丝织品。
铁丝箭者:擅长使用铁丝制作的箭。
金牌大郎主:指地位显赫的大将。
燕许:燕国的许穆夫人,才女之名。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边塞将士训练射箭的情景,充满了军事和民族的豪迈气概。诗人以其精湛的笔法,将士兵们严格的训练、英勇的气质,以及对命令的绝对服从展现得淋漓尽致。

“边角悲鸣霜扑地, 将校宁甘泼寒戏。”开篇便以边塞的荒凉和士兵们在严寒中进行训练的情景,营造了一种肃杀而坚毅的氛围。将校之所以能够甘于寂寞的生活,是因为他们对于军事训练有着不懈追求的态度。

“熊旗引队柳营晓,大羽插腰生意气。”熊旗和大羽都是军旗,象征着力量与威武,士兵们在柳营中进行训练,他们的意气风发,显示了他们坚定的信念和不屈不挠的斗志。

“虎皮半捲并铁刀,臂鞲蜀锦团雕袍。”这里描绘的是士兵们穿戴着虎皮战袍,手持铁刀,臂鞲上绣有蜀锦图案,这些装备和服饰不仅是实用的,也充分展示了他们的英勇与威严。

“士不敢喘那敢骄,肃听号令惟所操。”士兵们在训练中严格要求自己,不仅要有力量,而且要有自律之心,他们对号令的服从达到了极致,这种精神是军队纪律性的体现。

“撚弦唾手试弓刀,例物角花金碗的。”士兵们在训练中不仅要熟悉武器,还要通过各种方式来检验其性能,如撚弦、唾手试弓刀等,这些动作显示了他们对军事技能的精益求精。

“左军右军分两翼,簇簇飞星点红砾。”士兵们被分为左右两翼,他们如同星辰般散布在战场上,展现出一种整齐而有序的战斗力。

“一麾白羽人肩摩,三军欢踊声鸣鼍。”将领挥舞着白色的羽毛标志,士兵们则是欢呼雀跃,他们的声音如同雷鸣一般,这种场景描绘了战争的激烈与胜利。

“教头喝赐谁最多,铁丝箭者无以过。”这里描写的是训练中对表现出色的士兵进行奖励,他们中的佼佼者更是难以超越。

“大风飞云歌汉歌,安得一箭开关河。”诗人借用了大风飞云的壮观景象,以及古代英雄豪杰的气概,如同一支箭一般能够打开被困塞的河流,这是一种比喻,表达了士兵们在军事上的突破与成就。

“汉家君王自神武,边头将臣如卧虎。”这里赞颂了汉朝君主的英勇以及边疆将领的威猛,他们像睡着的老虎一样,充满力量和潜力。

“觉吾目中无此虏,待射金牌大郎主。”诗人表达了对敌人的蔑视,以及对于能够一箭命中的信心,这里的“金牌”可能是指射击比赛中的奖励,也可能是一种荣誉的象征。

“石崖天齐勒碑颂,那知援笔无燕许。”最后,诗人提到了在石崖上刻写的赞歌,但却感叹自己无法用笔墨来描绘这份壮丽,因为它超出了语言和文字所能达到的范围。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边塞士兵训练生活的细腻描写,展现了中国古代军事文化中那种坚韧不拔、英勇无畏的精神。诗人运用了一系列生动的意象和鲜明的比喻,将这种精神气质传达得淋漓尽致。

收录诗词(1488)

方岳(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词人。绍定五年(1232)进士,授淮东安抚司□官。淳□中,以工部郎官充任赵葵淮南幕中参议官。后调知南康军。后因触犯湖广总领贾似道,被移治邵武军。后知袁州,因得罪权贵丁大全,被弹劾罢官。后复被起用知抚州,又因与贾似道的旧嫌而取消任命

  • 字:巨山
  • 号:秋崖
  • 籍贯:祁门(今属安徽)
  • 生卒年:1199~1262

相关古诗词

陪刘提察少集四圣观(其一)

江山于我故眼青,我亦辄以诗酬之。

东华昨梦已尘土,千万勿令鸥鹭知。

形式: 七言绝句 押[支]韵

陪刘提察少集四圣观(其二)

诗人胸次倒磊块,试浇之酒将何如。

作诗不压林逋倒,正恐湖山亦厌余。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鱼]韵

陶倅母夫人挽诗

戴君手持黄卿辞,邀我为作陶母诗。

妇言妇德不出梱,纵有令则何繇知。

昆山生玉草木润,欲识其母观其儿。

一经科目摘髭易,五丈夫子皆瑰奇。

黄卿与世少谐可,老笔为写青琉璃。

嘅予一读恍如洗,酸风凄断漳淮湄。

往年将父问里舍,病痱中道惊相持。

秋山黯惨过县尹,取急欲谒谁何医。

天方罪予不孝子,行未半驿翁阽危。

云崩日落竟千古,永始此路行无期。

尔时县尹有母遗,鲐背儿齿当期颐。

潘舆佳日访桃李,一舍而迎聊遨嬉。

人间仅仅几寒暑,亦已奔月归何时。

暮云春树渺千里,同一哀痛难平治。

此诗莫遣挽郎读,天荒地老松风悲。

形式: 古风 押[支]韵

宿珠溪

一钱不直管城子,万事称好孔方兄。

山房自做松风梦,星斗阑干霜月明。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庚]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