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草色斑斑春雨晴,利仁坊北面西行。
踟蹰立马缘何事,认得张家歌吹声。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春日雨后晴朗的景象,草地因春雨而变得更加鲜绿,诗人在利仁坊北面西行时,听到张家歌声,因此驻足停留。诗中通过对自然美景和生活情趣的细腻描写,展现了诗人对平凡生活的热爱与感悟。
"草色斑斑春雨晴"一句,以生动的笔触勾勒出雨后初晴时大地复苏的画面。"利仁坊北面西行"则表明了诗人的行进方向,暗示着他可能在进行一场漫无目的的散步。
"踟蹰立马缘何事"中的“踟蹰”形容马蹄踏地的声音,透露出一种闲适自得的情态。这里的“缘何事”则表现出诗人停下脚步、驻足聆听的原因,即是因为听到了一首歌声。
"认得张家歌吹声"中,“认得”表明了诗人对这首歌的熟悉程度,可能是因为它在当地非常有名,或者诗人自己特别喜欢这首歌。"张家歌"作为文化遗产被传唱,而“吹声”则突显出声音的清晰和远扬。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对环境和生活细节的描写,展现了诗人在日常生活中的感受与发现,同时也反映出诗人的艺术情操。
不详
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公元846年,在洛阳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
百年愁里过,万感醉中来。
惆怅城西别,愁眉两不开。
潘驿桥南醉中别,下邽村北醒时归。
春风怪我君知否,榆叶杨花扑面飞。
笙歌惆怅欲为别,风景阑珊初过春。
争得遣君诗不苦,黄河岸上白头人。
三年留滞在江城,草树禽鱼尽有情。
何处殷勤重回首,东坡桃李种新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