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陕州王司马

笙歌惆怅欲为别,风景阑珊初过春。

争得遣君诗不苦,黄河岸上白头人。

形式: 七言绝句 押[真]韵

翻译

在笙歌中充满忧郁,即将离别,春光已逝去。
如何能让你的诗篇不带悲伤,黄河岸边,白发人仍在等待。

注释

笙歌:指宴会上的音乐和歌声,常用来描绘欢乐的场景。
惆怅:形容心情愁苦,失落。
阑珊:形容事物接近尾声,此处指春天即将过去。
争得:怎么能,如何能。
遣君:送你,此处指送别对方。
诗不苦:诗中没有苦涩的情感。
黄河岸上:黄河边,象征着长久的时间或遥远的地方。
白头人:老年人,此处暗指诗人自己,或是等待的人。

鉴赏

这首诗是白居易在唐朝时期创作的,名为《别陕州王司马》。从诗中可以感受到一种离愁别绪的情怀,以及对友情深厚而又无奈分别的复杂情感。

"笙歌惆怅欲为别"一句,通过乐器(笙)的哀伤音调表达了诗人心中的不舍与悲凉,为即将到来的离别做着准备。"风景阑珊初过春"则描绘出时光匆匆,春去夏至的景象,诗人通过自然景物的变迁来表达时间流逝和情感的淡漠。

"争得遣君诗不苦"一句,透露出诗人在面对朋友离别时,用诗歌来寄托自己的情感,以此来缓解内心的痛苦。最后一句"黄河岸上白头人"则形象地描绘出一个场景:在广阔的黄河之滨,两位友人相对而立,一位已是白发老翁,通过这个意象强调了时光流逝和岁月沧桑,也隐喻着人生的无常与离别的情感。

整首诗语言质朴自然,情感真挚,巧妙地运用景物描写来表达复杂的内心世界,显示出白居易深厚的感情和高超的艺术造诣。

收录诗词(2943)

白居易(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公元846年,在洛阳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

  • 字:乐天
  • 号:香山居士
  • 生卒年:772年-846年

相关古诗词

别种东坡花树两绝(其一)

三年留滞在江城,草树禽鱼尽有情。

何处殷勤重回首,东坡桃李种新成。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庚]韵

别种东坡花树两绝(其二)

花林好住莫憔悴,春至但知依旧春。

楼上明年新太守,不妨还是爱花人。

形式: 七言绝句 押[真]韵

别草堂三绝句(其一)

正听山鸟向阳眠,黄纸除书落枕前。

为感君恩须暂起,炉峰不拟住多年。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先]韵

别草堂三绝句(其二)

久眠褐被为居士,忽挂绯袍作使君。

身出草堂心不出,庐山未要勒移文。

形式: 七言绝句 押[文]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