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叹(其三)

能痴复能聋,许作阿家翁。

斯言有至理,尚口恐致穷。

我生思大造,泽物雨和风。当其气郁塞,辰雷何??。

须兼恩与畏,嘻嗃归至公。

我读家人卦,照然若发矇。

形式: 古风 押[东]韵

鉴赏

这首清代诗人郑用锡的《感叹(其三)》以个人的体悟,表达了对人生哲理的深刻见解。首句“能痴复能聋”,形象地描绘了一种超脱世俗、不被外界纷扰所动的生活态度,似乎在说只有保持一定程度的“痴”与“聋”,才能真正达到内心的宁静。接着,“许作阿家翁”暗示了诗人对于老去和家庭的理解,认为老年生活应如长辈般智慧而宽容。

“斯言有至理,尚口恐致穷”强调了言语的力量,认为过于直白或夸夸其谈可能会带来困境,提倡沉默中的深思熟虑。诗人进一步表达自己对自然界的感悟,“我生思大造,泽物雨和风”,他将自己比作滋润万物的风雨,寓意着自己的生命旨在造福他人。

“当其气郁塞,辰雷何??”运用象征手法,描述了在困境中,如同雷声震动天地,试图打破沉闷,寓意着面对困难时需要坚韧与勇气。接下来,“须兼恩与畏,嘻嗃归至公”则倡导感恩与敬畏之心,认为公正无私是人生的最高境界。

最后,“我读家人卦,照然若发矇”以卦象隐喻人生,表示通过深入理解和领悟,可以拨开迷雾,使内心豁然开朗。整首诗语言质朴,寓言丰富,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深沉思考和个人修行的追求。

收录诗词(356)

郑用锡(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任兵部武选司、礼部仪制司员外郎,著有《北廓园集》

  • 号:祉亭
  • 籍贯:清代台湾淡水
  • 生卒年:1788~1858

相关古诗词

赏菊

有菊当有诗,有诗当有菊。

无菊诗何工,无诗菊亦俗。

采采南山隈,清香愿盈掬;

不见古高人,吟诗三往复。

柴桑处士家,隐者花为族。

形式: 古风

草堂题壁

我欲游名山,此地无峻岭。

祇此一亩园,规画亦井井。

编篱藉筼筜,薙草辟蛙黾。

茅屋三两间,已足供游骋。

人生易百年,转移在俄顷。

何如此小住,朝夕今以永。

池塘春雨痕,花坞夕阳影;

数弓虽不廓,颇亦称胜景。

形式: 古风 押[梗]韵

警世

人当入世初,便作呱呱哭;

可知此一身,都为忧患伏。

贫富虽不同,名利纷相逐。

何人悟大造,有剥必有复。

沧海变桑田,高岸成深谷。

劳劳复奚为,天地如转毂。

形式: 古风 押[屋]韵

有议析爨者,感作

棣萼同根生,风雨连床契;

纵或死生殊,依然伯与季。

余独嗟雁行,生初厥有四;

乃今孑然存,时陨鸰原泪。

犹子相晨夕,差幸左右侍。

道北与道南,原无隔膜异。

不图阶厉者,一朝出中馈;

愿勿听妇言,彼此生嫉忌。

田家紫荆花,荣枯谁所致?

卜式让田宅,终得千羊饲。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