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兰花慢(其二)寿

政胡尘满野,问谁与、作坚城。

有老子行年,平头六十,无限声名。

向来试陈大略,便群儿、啁哳耳边鸣。

争识规模先定,破羌终属营平。吾心惟有忠诚。

羞媚妩,做逢迎。谓干戈锋镝,动关民命,此不宜轻。

听渠自分勇怯,奈何他、天理若持衡。

只把从前不杀,也应换得长生。

形式: 词牌: 木兰花慢 押[庚]韵

翻译

政治混乱,战乱四起,谁能建造坚固的防御?
有个老人年纪已高,六十岁了,名声却无人能及。
他尝试概述策略,但孩子们只会嘈杂地议论不停。
他们哪里懂得事先规划,最后胜利总是属于那些有准备的人,我心中只有忠诚。
羞于谄媚,迎合他人,认为战争关乎百姓生死,不能轻易发动。
他们自知勇敢或胆小,但天理公正,怎能任由个人意志决定?
只要坚持不轻易杀人,或许就能换取长久的安宁。

注释

政胡:政治混乱。
尘满野:战乱四起。
老子:指年长者。
行年:年纪。
平头六十:年纪六十。
无限声名:无人能及的名声。
大略:策略概述。
群儿:孩子们。
啁哳:嘈杂声。
规模先定:事先规划。
破羌:战胜敌人。
营平:有准备的人。
羞媚妩:羞于谄媚。
逢迎:迎合。
干戈锋镝:战争。
动关民命:关乎百姓生死。
持衡:公正判断。
从前不杀:坚持不轻易杀人。
长生:长久的安宁。

鉴赏

这首《木兰花慢》(其二)是宋代词人黄机所作,以寿为主题,表达了词人对时局的关注和对忠诚品格的坚守。开篇“政胡尘满野”描绘了战乱四起的社会现状,词人质问谁能成为守护和平的中流砥柱。接着,他提到一位六十岁的老者,虽然名声显赫,但词人认为真正的英雄应有深思熟虑的战略和坚定的决心,而非仅凭声名。

在下文中,词人批评那些只会空谈大略的人,他们的言论如同孩子们的嘈杂声,缺乏实际意义。他认为真正的领导者应预先规划好战略,像破羌这样的军事行动,需要深思熟虑,不能轻易发动,因为关乎百姓的生死。

词人强调忠诚的重要性,反对逢迎媚俗,认为战争应谨慎对待,因为它关乎民众的安危。他主张将领应根据天理判断勇怯,而不是盲目行动。最后,词人提出,即使不轻易发动战争,只要坚持不滥杀无辜,也能赢得长远的安宁,甚至可能带来“长生”的寓意,即国家的长久稳定。

总的来说,这首词体现了词人对于社会现实的忧虑,以及对于明智领导和仁政的期待,展现了深厚的家国情怀和道德立场。

收录诗词(95)

黄机(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曾仕州郡,尝仕州郡,游踪多在吴楚间。工词。与岳珂唱酬尤多。也是著名诗人。著有《竹斋诗余》、《霜天晓角·仪真江上夜泊》等

  • 字:几仲(一作几叔)
  • 号:竹斋
  • 籍贯:南宋婺州东阳(今属浙江)

相关古诗词

水龙吟

晴江衮衮东流,为谁流得新愁去。

新愁都在,长亭望际,扁舟行处。

歌罢翻香,梦回呵酒,别来无据。

恨荼吹尽,樱桃过了,便只恁、成孤负。

须信情钟易感,数良辰、佳期应误。

才高自叹,彩云空咏,凌波谩赋。

团扇尘生,吟笺泪渍,一觞慵举。

但丁宁双燕,明年还解,寄平安否。

形式: 词牌: 水龙吟

水调歌头(其二)次下洞流杯亭作

金篆锁岩穴,玉斧凿山湫。

飞泉溅沫无数,六月自生秋。

夭矫长松千岁,上有泠然天籁,清响眇难收。

亭屋创新观,客鞅棹还留。推名利,付飘瓦,寄虚舟。

蒸羔酿秫,醅瓮戢戢蚁花浮。

唤取能歌能舞,乘兴携将高处,杯酌荐昆球。

径醉双股直,白眼视庸流。

形式: 词牌: 水调歌头 押[尤]韵

水调歌头(其一)为施少仪作

此日足可惜,心事正崔嵬。

江淮踏遍,经岁相识定谁来。

每向酒边长叹,更向花边长笑,意虑叵能猜。

邂逅忽相遇,有客在尘埃。脱儒冠,著武弁,太多才。

笔墨争似,钩戟容易到云台。

馀子何须转手,便把平生胸臆,勇去莫徘徊。

事业上金石,人世自叹哀。

形式: 词牌: 水调歌头

长相思.娥眉亭

东梁山。西梁山。占断长江相对闲。古今双鬓斑。

天漫漫。水漫漫。人事如潮多往还。浅颦深恨间。

形式: 词牌: 长相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