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西山龙泉禅寺

叠巘层峰坐可观,枕门流水更潺湲。

晓钟声彻洞溪远,夏木影笼轩槛寒。

幽径乍寻衣屦润,古堂频宿梦魂安。

因嗟城郭营营事,不得长游空鬓残。

形式: 七言律诗

翻译

层层叠叠的山峰可以静静地欣赏,门前流水声潺潺不断。
清晨的钟声悠远地传到深深的溪谷,夏日的树木影子笼罩着门窗,带来清凉。
走在幽深的小路上,鞋子和衣服都沾湿了,古老的厅堂让人梦中也感到安宁。
感叹城市中的忙碌事务,无法长久地游历,只留下两鬓斑白的遗憾。

注释

叠巘:层层叠叠的山峰。
层峰:多层的山峰。
坐可观:可以静观。
枕门:门前。
流水:流水声。
潺湲:水流声潺潺。
晓钟:清晨的钟声。
声彻:声音传遍。
洞溪:深深的溪谷。
轩槛:门窗。
寒:清凉。
幽径:幽深的小路。
乍寻:突然寻找。
衣屦润:鞋子和衣服湿润。
古堂:古老的厅堂。
梦魂安:梦中感到安宁。
嗟:感叹。
城郭:城市。
营营事:忙碌的事务。
长游:长久的游历。
空鬓残:两鬓斑白。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番幽静深远的山中景象,透露出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深切感受和对世俗纷争的超然态度。

"叠巘层峰坐可观"一句,以"叠巘"形容连绵起伏的山峰,表明诗人坐在高处,可以远眺周遭景致,体现了诗人追求心灵寄托之所。

接下来的"枕门流水更潺湲"则描写了诗人居住的地方,有清澈的溪流从门前缓缓流过,"枕"字生动地表达了诗人对这片山水的依恋和享受。

"晓钟声彻洞溪远"一句,以清晨的钟声穿越深邃的溪谷,营造出一种超凡脱俗的氛围。钟声在静谧的早晨回响,更显得时间的悠长和空间的辽阔。

紧接着的"夏木影笼轩槛寒"则是对夏日树木投下的阴凉影子进行描绘,诗人通过这种景象传达了对清凉环境的喜爱,以及在炎热中寻得一片宁静的心境。

"幽径乍寻衣屦润"表明诗人在隐秘的小路上行走,因湿气而使鞋履变得潮湿,这不仅描绘出自然之美,也透露出诗人的行动和对环境的细腻感知。

"古堂频宿梦魂安"则是说诗人常在古老的寺庙里过夜,心灵得到了安宁。这一句强调了诗人对于精神寄托的追求,以及他与自然、历史之间的和谐共生。

最后两句"因嗟城郭营营事,不得长游空鬓残"表达了诗人对世俗纷争和忙碌生活的感慨,同时也透露出了自己的无奈,虽然内心渴望长久地留在这片自然之中,但现实往往无法如愿。

整首诗以其细腻的情感、生动的景物描写和深邃的意境,展现了诗人对于山水之美的独特见解,以及他对超脱尘世、寻求心灵宁静的向往。

收录诗词(22)

伍乔(唐末宋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生卒年月不详,南唐庐江人(今安徽省中部偏南、巢湖西南岸),自幼入庐山国学,工诗文。元宗命石勒乔赋于国门。后官歙州通判、考功员外郎。年70卒

  • 生卒年:943

相关古诗词

积霭沈诸壑,微阳在半峰。

形式: 押[冬]韵

上苏使君

江西昔日推韩注,袁水今朝数赵祥。

纵使文翁能待客,终栽桃李不成行。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阳]韵

寒食日献郡守

入门堪笑复堪怜,三径苔荒一钓船。

惭愧四邻教断火,不知厨里久无烟。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先]韵

山中卧寄卢郎中

十年耕钓水云间,住僻家贫少往还。

一径绿苔凝晓露,满头白发对青山。

野僧采药来医病,樵客携觞为解颜。

空恋旧时恩奖地,无因匍匐出柴关。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删]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