伤心诗(其二)

著眼空华一刻徂,苍天何意夺童乌。

玉台已碎怀中镜,明月还沈掌上珠!

早信灵氛逃大劫,难将因果问浮屠。

平生儿女钟情甚,此际黄泉舐犊无?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虞]韵

鉴赏

这首诗是清代诗人钱澄之的《伤心诗(其二)》,表达了诗人对失去亲人的深深悲痛和对命运无常的感慨。首句"著眼空华一刻徂"描绘了时间如梦幻泡影般短暂流逝,而"苍天何意夺童乌"则质问苍天为何无情地夺走幼小的生命,以"童乌"比喻幼子。接下来的"玉台已碎怀中镜,明月还沈掌上珠"进一步渲染了失去亲人的哀伤,将亲人比作珍贵的镜子和掌上明珠,如今皆成破碎和沉沦。

诗人感叹"早信灵氛逃大劫,难将因果问浮屠",如果早知会有这样的劫难,便不会去探寻佛理寻求解脱,暗示命运无法逃避。最后两句"平生儿女钟情甚,此际黄泉舐犊无?"直抒胸臆,回忆往昔对子女的深情厚爱,此刻却只能在黄泉之下,无法再给予他们关爱,表达了无尽的遗憾和痛苦。

整体来看,这是一首情感深沉、哀婉动人的悼亡诗,体现了钱澄之对亲人的深切怀念和对生命无常的深刻领悟。

收录诗词(507)

钱澄之(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初名秉镫,一字幼光,、西顽道人。汉族,安徽省桐城县(今枞阳县)人。明末爱国志士、文学家。作为皖江文化的重要诗人,与同期的顾炎武、吴嘉纪并称江南三大遗民诗人,诗歌创作上取得了杰出成就。著有《田间集》、《田间诗集》、《田间文集》、《藏山阁集》等。学识渊博,文笔雄健,质朴宏肆,不事雕琢。他勇弃俗学,专治古文,文章精洁、典雅,对后来“桐城派”的形成有一定影响。对数学、地理、训诂、义理亦有研究

  • 字:饮光
  • 籍贯:晚号田间老
  • 生卒年:1612~1693

相关古诗词

伤心诗(其一)

屈指吴江死别时,孤情此日已全痴。

子山漫著伤心赋,孙楚休传除服诗!

海外无香回玉树,帐中何术召蛾眉!

故园小阁经年锁,花落花开见阿谁!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江村杂述

自来生计少,难后更何营?

襆被让寒女,稻粱分老兄。

儿知盐米贵,天与利名轻。

得饱殊非易,明年我欲耕。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庚]韵

江村杂述

老屋江皋近,兵船上下愁。

只求连夜过,怕被斗风留。

烽火沿村放,鸡豚比户搜。

芦中多难妇,莫劝土人收。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尤]韵

还家杂感

此生谁料有还期,哭罢相看梦里疑。

同产仅余三子在,一门犹仗两兄持。

箧中泪渍游人信,壁上蜗残忆弟诗。

不是天涯归意懒,归懒原怕到家时。

形式: 古风 押[支]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