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径

数里通茅屋,松涛里面行。

野花三月亚,水石一边明。

载酒人来少,为吟独立清。

近开兰菊坞,寂寞有谁争。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庚]韵

鉴赏

这首《山径》由明代诗人梁以壮所作,描绘了一幅静谧而幽深的山间小径景象。诗中运用了丰富的自然意象,营造出一种远离尘嚣、回归自然的意境。

首句“数里通茅屋”,点明了山径的起点,一条蜿蜒的小路延伸至几里之外,通向隐匿于山林中的茅草屋,预示着这里是一处远离尘世喧嚣的避世之地。

“松涛里面行”一句,生动地描绘了行走于松林间的景象。松涛,即松树摇曳时发出的阵阵声响,仿佛是大自然的交响乐,给人以宁静而又充满生机的感觉。

“野花三月亚,水石一边明”两句,进一步渲染了山径周围的自然风光。三月正是春暖花开之时,野花点缀其间,增添了几分生机与色彩;而水石则映照出明亮的光芒,清澈的溪流与岩石相映成趣,展现出山间独特的自然之美。

“载酒人来少,为吟独立清”表达了诗人独自漫步山径时的孤独与清高。在这样的环境中,饮酒之人或许不多,但诗人却能在此独立吟诵,享受着内心的宁静与自由。

最后,“近开兰菊坞,寂寞有谁争”两句,以兰花和菊花的生长环境,进一步强调了山径的幽静与脱俗。兰花和菊花通常被视为高洁之物,这里的“兰菊坞”象征着诗人追求的精神世界,即使身处寂寞之中,也无人能与其争锋。

整体而言,《山径》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与向往,以及在自然中寻求心灵寄托的渴望。这首诗不仅描绘了美丽的山间景色,更传达了诗人超然物外、追求精神自由的情感。

收录诗词(361)

梁以壮(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苔钱

苔钱因雨长,春富薄朱门。

翠浅晨加色,园添夜见痕。

岂能化蝴蝶,飞去恋花魂。

自足娱幽寂,谁将势利论。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元]韵

灯花

夜夜汝相对,孤心不作灰。

事非曾意及,花似为春催。

短睡人初觉,疏窗月未来。

莫言消息晚,襟抱一时开。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灰]韵

桐雨

疏雨清逾响,玄音在碧桐。

日冥金井外,人立草堂中。

四面尘俱冷,吾心迹亦空。

如何抱焦尾,流水奏郿宫。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东]韵

葵扇(其一)

剪葵作一扇,皎洁月团团。

人事常居半,天时未尽难。

世矜纨影薄,谁校羽风寒。

莫入深宫里,秋来为尔叹。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寒]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