奉和随王殿下诗十六首(其十)

清房洞已静,閒风伊夜来。

云生树阴远,轩广月容开。

宴私移烛饮,游赏藉琴台。

风猷冠淄邺,衽舄愧唐枚。

形式: 古风 押[灰]韵

鉴赏

这首诗是南北朝时期诗人谢朓的作品,体现了诗人在清静环境中的闲适心境。开篇“清房洞已静,閒风伊夜来”,描绘出一个安静无声的夜晚,只有微弱的风轻拂而过,给人以宁静感。

接着,“云生树阴远,轩广月容开”进一步渲染了夜景,云遮住了树木投射的阴影,使得视线更加开阔,仿佛可以看到更远的地方。月亮则是那么明净和宽广,似乎在这个宁静的夜晚,一切都显得格外宽敞。

“宴私移烛饮,游赏藉琴台”则透露出诗人在这样一个夜晚享受着自己的小确幸,他可能是在室内轻轻移动蜡烛,以便于饮酒,同时他也在品味那琴声,每个动作都显得那么从容和悠然。

最后,“风猷冠淄邺,衽舄愧唐枚”中“风猷冠淄邺”可能是在形容夜晚的微风轻拂过诗人的衣襟,而“衽舄愧唐枚”则表达了诗人对古代才子唐·枚乘的自谦之情,觉得自己无法与其相提并论。

整首诗通过清新淡雅的笔触,展现了一种超脱尘世、寄情山水的高远志趣。

收录诗词(174)

谢朓(南北朝)

成就

不详

经历

汉族。南朝齐时著名的山水诗人,出身世家大族。与谢灵运同族,世称“小谢”。初任竟陵王萧子良功曹、文学,为“竟陵八友”之一。后官宣城太守,终尚书吏部郎,又称谢宣城、谢吏部。东昏侯永元初,遭始安王萧遥光诬陷,下狱死。曾与沈约等共创“永明体”。今存诗二百余首,多描写自然景物,间亦直抒怀抱,诗风清新秀丽,圆美流转,善于发端,时有佳句;又平仄协调,对偶工整,开启唐代律绝之先河

  • 字:玄晖
  • 籍贯:陈郡阳夏(今河南太康县)
  • 生卒年:464~499年

相关古诗词

奉和随王殿下诗十六首(其十一)

方池含积水,明月流皎镜。

规荷承日泫,彯鳞与风泳。

上善叶渊心,止川测动性。

幸是方春来,侧点游濠盛。

形式: 古风 押[敬]韵

奉和随王殿下诗十六首(其十二)

浮云西北起,飞来下高堂。

合散轻帷表,飘舞桂台阳。

遥阶收委羽,平地如夜光。

眷言金玉照,顾惭兰蕙芳。

形式: 古风 押[阳]韵

奉和随王殿下诗十六首(其十三)

炎光缺风雅,宗霸拯时伦。

龙德待云雾,令图方再晨。

岁远荒城思,霜华宿草陈。

英威遽如是,徘徊歧路人。

形式: 古风 押[真]韵

奉和随王殿下诗十六首(其十四)

分悲玉瑟断,别绪金樽倾。

风入芳帷散,缸华兰殿明。

想折中园草,共知千里情。

行云故乡色,赠此一离声。

形式: 古风 押[庚]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