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遣兴》由元代诗人黄溍所作,通过深沉的感慨与细腻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人生、自然以及内心世界的深刻思考。
首联“青云如梦慨平生,白发惊春忽数茎”以“青云”比喻人生的理想与追求,而“白发”则象征岁月的流逝和生命的衰老。诗人感叹自己的一生仿佛一场梦境,短暂且虚幻,同时又为春天的到来感到惊喜,但随之而来的是岁月无情地在头上留下了数茎白发,这既是时间的见证,也是生命逐渐老去的标志。
颔联“渐觉交游随日别,强知颜色逐人行”进一步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流转、人事变迁的感慨。随着岁月的推移,曾经的朋友们或因各种原因渐行渐远,诗人虽尽力保持乐观,却也深知自己的容颜和心境也在不知不觉中随着他人的步伐而变化,暗示了人生中的孤独感和对时间不可逆转的无奈。
颈联“百年松槚谁能去,五亩烟霞故可耕”转而抒发了对自然的向往和对田园生活的憧憬。百年之后,无论是松树还是槚树,都终将归于尘土,无人能逃脱自然法则。然而,在这广阔的天地间,诗人仍能找到一片属于自己的五亩田地,可以耕种,享受与自然和谐共处的宁静生活。这一联表达了诗人对超脱世俗、回归自然的渴望。
尾联“妄念扫除浑欲尽,少游何得尚相轻”则是诗人对内心的自我反省和对过去的反思。妄念是心灵的杂草,需要不断地清除,才能达到内心的平静与清明。诗人提到的“少游”,可能是指自己年轻时的轻狂与不成熟,现在回首,那些过去的行为显得过于轻浮和不值得。这一联体现了诗人成长过程中的自我觉醒与对过往的宽容与理解。
整体而言,《遣兴》一诗通过对个人经历、自然景观以及内心世界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生命、时间、友谊、自然以及自我认知的深刻思考,充满了哲理意味和情感深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