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用前韵(其一)

撼门环哭呼高皇,钟簴何人奉太常?

坠地金瓯成瓦注,在天贯索指银潢。

归元纁箧催函送,计口缗钱责币偿。

岂独汉唐无比祸,五洲惊怪国人狂。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鉴赏

这首诗是清代诗人黄遵宪所作的《四用前韵(其一)》。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对比手法,表达了对历史事件的深刻反思与感慨。

首句“撼门环哭呼高皇”,以“撼门环”象征民众的呼声,表达对历史人物的怀念与哀悼。“高皇”可能暗指古代帝王,此处借以表达对过往辉煌时代的追忆。接下来,“钟簴何人奉太常?”一句,通过询问无人奉祀的钟簴,隐喻了对传统文化或历史记忆被遗忘的担忧。

“坠地金瓯成瓦注,在天贯索指银潢。”这两句运用了比喻,将破碎的金碗比作坠落的现实,而“在天贯索指银潢”则描绘了一种宇宙间的宏大景象,暗示着历史变迁的不可逆转。接着,“归元纁箧催函送,计口缗钱责币偿。”描述了历史进程中的物质交换与社会秩序的变化,体现了作者对历史发展过程中物质与精神层面变化的关注。

最后,“岂独汉唐无比祸,五洲惊怪国人狂。”这两句表达了对当时社会现象的强烈批判,认为不仅仅是汉唐时期才有如此之大的祸患,而是整个世界都为之震惊,暗示了作者对于社会动荡、道德沦丧的深切忧虑。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历史事件的回顾与反思,展现了诗人对社会变迁、文化传承以及道德伦理的深刻思考,具有较强的现实意义和历史深度。

收录诗词(845)

黄遵宪(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外交家、政治家、教育家。别号人境庐主人,广东省梅州人,光绪二年举人,历充师日参赞、旧金山总领事、驻英参赞、新加坡总领事,戊戌变法期间署湖南按察使,助巡抚陈宝箴推行新政。工诗,喜以新事物熔铸入诗,有“诗界革新导师”之称。有《人镜庐诗草》、《日本国志》、《日本杂事诗》。被誉为“近代中国走向世界第一人”

  • 字:公度
  • 籍贯:汉族客家
  • 生卒年:1848年4月27日~1905年3月28日

相关古诗词

四用前韵(其二)

聚语踦闾二大夫,报书未服五单于。

华离倘免分瓜苦,棼乱难迟蔓草图。

藉口岂徒徵纪甗,空拳尚欲曜威弧。

祷天莫作迁延役,早已荆榛万骨枯。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虞]韵

五用前韵(其一)

盗玺曾闻罪赞襄,如何在鼎九刑忘。

君臣相顾如骑虎,父子难为隐攘羊。

今日家居谁撞坏,老身社饭自思量。

忽传罪已兴元诏,沾洒青霄泪万行。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五用前韵(其二)

掩抑鱼轩赋载驱,吞声在野鹆跦跦。

扈行尚纵花门贼,入衙难徵竹使符。

旧梦百年仍锁港,残山半壁欲迁都。

最怜黄鹤楼中客,西望长安泪眼枯。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虞]韵

六用前韵(其一)

噫嘻诸将敢连衡,传檄清奸告四方。

狼角尽除尘尽埽,龙颜重奉日重光。

到今北阙犹朝拱,岂有西邻妄责偿。

汾水秋风太行雨,几人南望感勤王。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