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栎阳宰朱表臣

塞上备胡羌,关中调兵食。

秦民尚苦输,汉吏勤求职。

君今喜怀诏,驰骑宁暇息。

其邑尝雨金,于时岂能得。

行当经灞上,故事犹可忆。

前代多战争,鬼火弄阴黑。

苍苍路傍草,憔悴希春色。

县涂诚有政,威惠为令德。

形式: 古风 押[职]韵

翻译

在边塞上防备胡羌,调动关中的军队和粮食
秦地百姓还在苦于运输,汉朝官吏忙于征敛事务
你现在高兴地接受诏令,骑马奔驰哪里有空闲
那地方曾落下过金子,这样的好运怎能再降临
你即将经过灞上,往事或许会唤起回忆
前朝多有战乱,鬼火在黑夜中闪烁
路边的草木苍茫,很少见到春天的生机
若县令真有善政,恩威并施就是他的美德

注释

胡羌:古代对西部游牧民族的统称。
调兵食:调动军队和筹备粮食。
输:运输、输送。
勤求职:忙碌地寻求、征敛。
怀诏:接到皇帝的诏书。
暇息:空闲、休息。
雨金:比喻罕见的好运,这里指天降黄金。
灞上:古地名,位于长安附近。
鬼火:磷火,古人认为是鬼魂所现。
憔悴:形容草木枯萎、衰败。
县涂:县道、道路。
政:政治、治理。
威惠:威严与仁慈,指统治者的德行。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梅尧臣所作的《送栎阳宰朱表臣》,表达了对地方官员朱表臣在边疆地区任职时的关切和期许。首句“塞上备胡羌”描绘了边关紧张的军事氛围,显示出对胡羌入侵的警惕;“关中调兵食”则强调了后勤供应的重要性。

接着,诗人指出秦地百姓因频繁征税而生活艰辛,“秦民尚苦输,汉吏勤求职”,流露出对民生疾苦的关注。朱表臣接到诏书后,表现出积极的态度,“君今喜怀诏,驰骑宁暇息”,显示出他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诗人以“其邑尝雨金”比喻地方富饶,暗示朱表臣有实现政绩的潜力,但同时也提醒他现实条件未必如想象般顺利。“行当经灞上,故事犹可忆”提到历史上的战乱,暗示朱表臣应吸取教训,谨慎行事。

最后,诗人通过“苍苍路傍草,憔悴希春色”描绘出荒凉的景象,希望他在任期内能给当地带来生机,通过“县涂诚有政,威惠为令德”寄语他以公正施政,恩威并重,赢得百姓的爱戴。

总的来说,这是一首寓言性较强的送别诗,既有对边疆形势的忧虑,又有对地方官吏的期望,体现了梅尧臣深沉的家国情怀和对治政者的道德期许。

收录诗词(2914)

梅尧臣(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世称宛陵先生,北宋著名现实主义诗人。汉族。宣城古称宛陵,世称宛陵先生。初试不第,以荫补河南主簿。50岁后,于皇祐三年(1051)始得宋仁宗召试,赐同进士出身,为太常博士。以欧阳修荐,为国子监直讲,累迁尚书都官员外郎,故世称“梅直讲”、“梅都官”。曾参与编撰《新唐书》,并为《孙子兵法》作注,所注为孙子十家著(或十一家著)之一。有《宛陵先生集》60卷,有《四部丛刊》影明刊本等。词存二首

  • 籍贯:宣州宣城(今属安徽)
  • 生卒年:1002~1060

相关古诗词

送祖印大师显忠

黄纸赐祖印,铸名不铸金。

力笑苏季子,责望小人深。

渡江见海月,秋光上遥林。

团团冰玉盘,莹然如禅心。

形式: 古风 押[侵]韵

送祖择之学士北使

燕山常苦寒,汉使涉穷腊。

路长人马愁,风急沙霰杂。

宿造毡庐开,行逢猎骑合。

献鲜秃发驰,问译华言答。

每食冰生盘,欲饮酒冻榼。

见其酋长时,国礼何勤纳。

中朝厚仁恩,四海望阊阖。

乃知日月光,照必蛮夷匝。

归来易轻裘,赐对延英閤。

形式: 古风 押[合]韵

送祖择之秘丞知海州

骥有千里足,不使千里驰。

人有抱长才,亦复不得施。

去去作守长,政化尚可为。

勿云海滨陋,岂无彼黔黎。

事举讼必简,安能忘酒卮。

水物错在俎,咸腥应自宜。

朐山日相对,亦莫厌其卑。

苍翠入画戟,浓淡若秀眉。

但向此中乐,用舍乃系时。

形式: 古风

送胡公疏之金陵

绿蒲作帆一百尺,波浪疾飞轻鸟翮。

瓜步山傍夜泊人,石头城边旧游客。

月如冰轮出海来,江波千里无物隔。

自古有恨洗不尽,于今万事何由白。

依稀可记鲍家诗,寂寞休寻江令宅。

杨花正飞鲚鱼多,良脍举酒谢河伯。

但令甘肥日饱腹,谁用麒麟刻青石。

去舸已快风亦便,宁同步兵哭车轭。

形式: 古风 押[陌]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