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亥岁毗陵道中

百年只有百清明,狼狈今年又避兵。

烟火谁家寒食禁,簪裾那复丽人行。

禾麻地废生边气,草木春寒起战声。

渺渺飞鸦天断处,古来还是阖庐城。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宋末元初时期战乱频仍的社会背景,诗人戴表元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战争给百姓生活带来的巨大影响。

首句“百年只有百清明”,以“清明”象征和平与安宁,表达了对长久和平的渴望,同时也暗含了对历史变迁的感慨。接着,“狼狈今年又避兵”一句,直接点明了当前的战乱环境,百姓们在战火中颠沛流离,生活艰难。

“烟火谁家寒食禁,簪裾那复丽人行”两句,通过对比和平时期的习俗与战乱中的景象,突出了战争对社会秩序和人们日常生活的影响。寒食节本是祭祀祖先、扫墓的传统节日,但在战乱中,人们无法享受这一传统,更不用说那些华丽的装扮和宴饮活动了。

“禾麻地废生边气,草木春寒起战声”则进一步描绘了战争对自然环境的破坏以及对生命的威胁。原本肥沃的土地因战争而荒废,春天的生机被战争的喧嚣所掩盖,暗示了战争不仅摧残了人的生命,也破坏了自然的和谐。

最后,“渺渺飞鸦天断处,古来还是阖庐城”以苍凉的画面收尾,飞鸦在天空中盘旋,似乎在寻找着栖息之地,而远处的阖庐城(即苏州)在战火中依然屹立,但其繁华已逝,留给后人无尽的思考与哀叹。整首诗通过对战争场景的描绘,深刻反映了战争对社会、自然乃至人心的深刻影响,表达了诗人对和平的渴望和对战争残酷性的反思。

收录诗词(485)

戴表元(宋末元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东湖第三溪

日晏霜浓十二月,林疏石瘦第三溪。

云沙有径萦寒烧,松屋无人鸣昼鸡。

几聚衣冠块作土,当年歌舞醉如泥。

早知涉世真成梦,不弃山田春雨犁。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齐]韵

过应浩然先生墓

人间万卷庞眉老,眼见堂堂入草莱。

行客须当下马过,故交谁复裹鸡来。

山花不语如听讲,溪水无情自荐哀。

犹胜黄金买碑碣,百年名字已烟埃。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灰]韵

拜袁越公墓因游定水寺有怀源老

乃翁已作飞仙去,犹得潭潭好墓田。

老树背风深拓地,野云依海细分天。

青峰晓接鸣钟寺,玉井秋澄试茗泉。

我与源公旧相识,遗言潇洒有人传。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次韵任起潜谋隐之作

江边秋日逢任子,大醉索诗吾欲狂。

为问山资何次第,祗馀丹诀转凄凉。

黄金范蠡曾辞禄,白首虞翻未信方。

千古浮云共归意,晓风城郭水花香。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