郊坛分献东镇退而有述

登坛礼东镇,嶪峨如在前。

惟皇对上帝,小臣敢忘虔。

沂山望海岱,其高薄云天。

岂无方国祀,百灵合从乾。

惠风自巽隅,馨香偏中天。

明神固无语,我思通幽玄。

心祈耳复听,影响若有然。

山东盗方蔓,禾稼妨大田。

辑宁当自兹,在在歌丰年。

何以明予衷,素月西南悬。

形式: 古风 押[先]韵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邵宝所作的《郊坛分献东镇退而有述》。邵宝通过此诗表达了他对祭祀活动的虔诚与敬畏之情,同时也寄托了他对国家安宁、百姓丰年的美好愿望。

首句“登坛礼东镇,嶪峨如在前”,描绘了诗人登坛祭拜东镇的情景,山岳巍峨,仿佛就在眼前,营造出庄严神圣的氛围。接着,“惟皇对上帝,小臣敢忘虔”两句,诗人表达了自己作为小臣,面对皇权与上帝时的敬畏之心,不敢有丝毫怠慢。

“沂山望海岱,其高薄云天”描绘了沂山之高峻,仿佛能触及云端,象征着祭祀活动的崇高与深远。接下来,“岂无方国祀,百灵合从乾”两句,诗人提到四方国家的祭祀活动,以及天地间各种神灵的参与,强调了祭祀活动的广泛性和重要性。

“惠风自巽隅,馨香偏中天”描绘了祭祀时的自然环境与气氛,惠风轻拂,馨香弥漫,充满了祥和与庄重。诗人接着表达了自己的内心祈愿,“明神固无语,我思通幽玄”,即使神明不言,但诗人的心意已通达至幽深玄妙之处。

“心祈耳复听,影响若有然”则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强烈愿望,仿佛神灵已有所感应,回应了他的祈求。最后,“山东盗方蔓,禾稼妨大田。辑宁当自兹,在在歌丰年”几句,诗人关注到社会现实问题,希望国家安宁,百姓能够丰收,表达了对社会和谐与民生幸福的深切关怀。

“何以明予衷,素月西南悬”结尾处,诗人以一轮明月高悬于西南天空,象征着他的内心愿望与光明的未来,以此结束全诗,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优美,不仅展现了诗人对祭祀活动的虔诚态度,也体现了他对国家与人民的深厚情感,是一首富有深意的佳作。

收录诗词(1648)

邵宝(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元夕独坐

月光照灯夕,清赏人所同。

而我独不乐,有亲在江东。

江东岂无月,白发少欢容。

念子未即见,厌见灯花红。

冉冉天边云,悠悠江上峰。

当食发长叹,何时得相从。

形式: 古风

秀江舟中

上水复下水,昨日非今朝。

春江渌如酒,天风澹飘摇。

坐数江上峰,乍近忽已遥。

归心如东流,迤逦迎海潮。

长歌武夷曲,和以庐山谣。

閒情寄芳草,极目青迢迢。

形式: 古风 押[萧]韵

渊明图为邃庵先生题

吾闻先生本是山中人,谁遣作吏随风尘。

督邮迎送亦常事,浩然归兴凌秋旻。

孤怀每感孔明汉,一咏漫及荆轲秦。

北窗午梦入寥廓,南山秋色争嶙峋。

昨非今是公自道,门前五柳年年春。

柴桑彭泽才尺只,五老峰高隔彭蠡。

片帆朝挂暮及门,万古乾坤一江水。

昔闻奇幻谷城石,又闻清激严陵滩,是谁为易谁为难。

菊松三径地虽小,鸿鹄千里天何宽。

三南夫子今傅相,心期远在羲皇上。

君不见丁卯桥边山水深,江南春暮劳归心。

风云天上济时了,我亦访公携我琴。

形式: 古风

庐山谣用李韵

庐山倚南极,乾坤一高邱。

绝顶有佳处,可作仙人楼。

诏书命我访奇品,等閒却遂平生游。

白鹿洞在五老傍,我来讲席重铺张,青云见彩霞生光。

玉声左右泉不断,我行东峰涧有梁。

眼明还直西南望,澄湖烟水俱苍苍。

不知乘舟者谁子,望我应恨天衢长。

庐山如庐几万间,与仙作主去复还。

黄尘滔滔似海水,此山即是蓬莱山。

载歌唐人诗,我句亦时发。

九江秀色行揽之,楚帆风送飞鸿没。

五老五老真有情,万峰之中独自成。

何时拄杖往参立,上呼群仙下紫京。

笑攀北斗挽银汉,共洗浊世邻太清。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