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初临

木马分秧,杜鹃啼月,四山红过千花。

细雨黄梅,玉人初换蝉纱。夜来眢井鸣蛙。

井干边、变作长蛇。音书人事,咸阳大火,天地飞沙。

禊潭佳节,锦水名邦,正携俊侣,同醉年华。

青莲钵底,如来不咒宾迦。西望长嗟。

数词流、梦老天涯。笑哑哑。千声铜鼓,洞子黄家。

形式:

鉴赏

这首《夏初临》是清代末期诗人赵熙的作品,描绘了初夏时节的景象和诗人的情感体验。开篇"木马分秧,杜鹃啼月,四山红过千花",通过木马耕田、杜鹃夜啼和满山红花,展现出生机盎然的夏日田园风光。接着"细雨黄梅,玉人初换蝉纱",描绘了雨后湿润的梅子和女子换上轻薄蝉纱的场景,富有生活气息。

"夜来眢井鸣蛙。井干边、变作长蛇",运用夸张手法,写夜间蛙鸣和井边幻象,寓言人事变迁。"音书人事,咸阳大火,天地飞沙"则借古事感叹世事无常,暗含对社会动荡的忧虑。

下半部分,诗人转而回忆"禊潭佳节",与朋友共度美好时光,"锦水名邦"则点出地名,表达对家乡的怀念。"青莲钵底,如来不咒宾迦",以莲花和佛教典故,寄寓超脱尘世的心境。最后"西望长嗟。数词流、梦老天涯",表达了诗人对远方的思念和对岁月流逝的感慨,结尾"笑哑哑。千声铜鼓,洞子黄家"以铜鼓声和特定地域风俗收束,增添了浓厚的地方色彩。

整体来看,这首词情感丰富,既有对自然景色的描绘,又有对人生哲理的思考,展现了赵熙独特的艺术风格。

收录诗词(574)

赵熙(清末近现代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壶中天(其一)茅苔酒

月中滴液,是妙香仙子,化身罗幕。

得气自天成酿法,翠孕人形灵药。

碧井华泉,黔山麴院,露似金茎作。

欲斟还借,一尊量取犀角。

此地是古犍为,如今天远,不赠那能酌。

未揭瓮签心已醉,霸子鸿妻齐乐。

千里交深,通身春沁,花外鸣乾鹊。

大茅君洞,几家移此村落。

形式:

壶中天(其二)汾酒

古唐秋味,自雁飞来处,彼汾一曲。

花满尧祠山扫黛,晋水春流碧玉。

石髓清甘,冰心酝酿,小瓮鹦哥绿。

酒星红照,略阳无此嘉麴。

前世记醉长安,银屏笑索,下马垂杨屋。

重见藐姑仙子面,泪点梦华新录。

独夜斟时,太行天外,香梦陶潜菊。

白云飞去,汉皇何地仙躅。

形式:

绕佛阁.乡游得京中书,知彊村近问

上洄下噀,双鬓已白,烟翠无主。沙燕新乳。

对门店里,邻翁葬何处。破篱未补。

穷到世外,生计蔬圃。秦汉如许。

甚时送老,桃源数株树。

片玉报京国,梦引吴娘携酒去。

遥念梦窗,江南芳草渡。惯药味宵浓,香似仙露。

几家人住。问剑水星纹,花下蛮素。

杳枫桥、旧年秋雨。

形式:

三姝媚.闻乔损丈卒法源寺

幽州天外远。望魂兮归来,武担山畔。

古佛同居,总平生英气,法华千转。

柳色依然,春未了、台城先换。

第一伤心,泉路交期,十三峰馆。三度同经兵乱。

记旧国黄尘,夜深长叹。

小阁延秋,有相公来去,履痕都满。

是色是空,全付与、钟声肠断。

岁岁寻碑唐寺,丁香泪点。

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