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居三十韵(其八)

心识长安莫向西,柴门幽绝怯闻鸡。

片云入眼谁堪白,半面于人不可啼。

梦破寂寥孤榻冷,目无山水四天低。

深情最是忘言地,桃李苍凉自满蹊。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齐]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独居山中的心境与感受。首句“心识长安莫向西”,表达了诗人对繁华都市的向往与留恋,但又深知身在山中,无法轻易返回,内心充满了矛盾与无奈。接着,“柴门幽绝怯闻鸡”一句,通过描写幽静的山居环境和对晨鸡鸣声的畏惧,进一步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敏感。

“片云入眼谁堪白,半面于人不可啼”两句,运用细腻的笔触描绘了诗人眼中所见之景,以及对自然界的微妙情感反应。片云的洁白与诗人内心的纯净形成共鸣,而“不可啼”的半面,可能是指诗人不愿让外界的喧嚣打扰到内心的宁静。

“梦破寂寥孤榻冷,目无山水四天低”则直接抒发了诗人面对孤独与寂静时的感受。梦醒后的寂寥与孤榻的寒冷,象征着心灵深处的空虚与寂寞。而“目无山水四天低”则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渴望与向往,同时也暗示了现实与理想的差距。

最后,“深情最是忘言地,桃李苍凉自满蹊”两句,以桃李满蹊的景象作为结尾,既是对自然美景的赞美,也是对诗人内心情感的寄托。深情之处,往往难以言表,只能通过自然界的美好来表达。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沉的情感,展现了诗人独居山中的独特心境和对生活的深刻思考。

收录诗词(89)

屈士煌(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山居三十韵(其九)

漫将心迹寄天涯,欲讯升沉恐未谐。

自惜烟霞多痼疾,谁言草泽有椎埋。

素琴深浅终难定,长剑雌雄不易猜。

拂袖不辞高退缩,青天云海一芒鞋。

形式: 七言律诗

山居三十韵(其十)

物外风霜自劫灰,住残萝薜首频回。

东西南北人何处,三万六千春去来。

歌遏行云声是玉,卧当流水影如梅。

登高欲赋还惆怅,愁绝江南不可哀。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灰]韵

山居三十韵(其十一)

高居谈咏雨无尘,选胜探奇快绝伦。

击筑莫须悲往事,传灯今又见何人。

烽烟地作经年别,寥落家还去日贫。

未必物缘消遣得,时时回首泪沾巾。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

山居三十韵(其十二)

结屋如船卧水云,相知不辨鹿麋群。

坐沉似得山情性,住久都无僧见闻。

目送晓天情易极,意于寒月淡何分。

客来尽道同招隐,愁煞居停七十君。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文]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