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是明代诗人王鏊所作的《己巳五月东归三首(其一)》。诗中表达了诗人对功名利禄的淡泊态度,以及对归隐田园生活的向往。首句“莫把功名更问天”,直接点明了诗人对功名的淡然态度,不再追求世俗的功名地位。接着,“一朝阙下赋归田”则描绘了诗人决定辞官归隐的情景,表现出对官场的厌倦和对自然生活的向往。
“迂疏自缺匡时策,衰病多蒙主上怜。”这两句既是对自身性格的描述,也反映了诗人对朝廷政策的无奈与自我反省。诗人承认自己性格上的不足,导致未能有效辅佐时政,同时在身体衰弱的情况下,仍受到君主的关怀与怜悯,体现了君臣之间的关系。
“便制荷衣随野叟,永将云路让时贤。”这两句进一步展现了诗人对归隐生活的憧憬,他愿意穿着荷叶制成的衣服,与山野中的老者为伴,将仕途让给更有才华的人,体现出一种超脱世俗、淡泊名利的人生哲学。
最后,“太湖波浪如天阔,不碍鸱夷一钓船。”以太湖的广阔波浪象征诗人内心的宁静与自由,即使在归隐之后,仍然有一艘钓鱼的小船,象征着诗人虽远离官场,但内心依然保持着对生活的热爱与追求。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表达和生动的意象描绘,展现了诗人对功名的淡泊、对归隐田园生活的向往,以及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