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梨杖横膝,衲衣拥肩。默为佛事,情忘世缘。
家风空扫四壁,活计冷坐三椽。
见闻声色外相讨,破晓青山啼杜鹃。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禅师的形象,他手执梨杖,盘膝而坐,身披衲衣,神情专注地进行着默然的佛事。他的心境超越了世俗的牵绊,家中简朴至极,只有四壁空荡,生活清苦,仅能容身于三椽小屋。他的世界里,除了见闻和对佛法的体悟,对外部的声色繁华并无过多追求。黎明时分,山中传来杜鹃的啼鸣,更增添了宁静与寂寥的氛围。
整首诗通过简洁的笔触,刻画了一位深谙禅理、超脱尘俗的僧人形象,展现了禅修者内心的清净与淡泊,以及对自然与生活的独特感悟。诗人释正觉以细腻的观察力和深沉的情感,将禅师的生活状态和心境表达得淋漓尽致。
不详
慧而能定,定而能应。空有短长,初无欠剩。
定慧力庄严,性相心齐證。
妙观察智照非功,成所作智同圆镜。
行起解绝,宗全说缺。
根根尘尘兮元自现成,佛佛祖祖兮何劳施设。
本色当行家,赏音个时节。
迟日风流转柳腰,迁林语软调莺舌。
雪发霜髭,古岩阿师。坐寒空劫眼,机活用时眉。
文殊靠倒维摩诘,帝释仰赞须菩提。
如今吃饭下堂去,谁敢等闲欺石梯。
机锋不敏,神观不清。一点寒灰后,三乘热碗鸣。
历代祖咽喉把定,十方心手段放行。
春风剪剪兮,物像英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