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是明代诗人李攀龙所作的《和许右史初度村兴之作》。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与典故,展现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以及对古代圣贤的敬仰之情。
首句“一瓢春酒望青天”,描绘了一幅春日里诗人手持一瓢美酒,仰望蓝天的画面,既表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也暗示了他内心的宁静与超脱。接着,“谁识箕山武仲贤”一句,借用了古代贤士箕子的典故,表达了诗人对古代高洁之士的景仰,同时也暗含着对自己品格的自许。
“我亦颍阳饮牛客”一句,进一步深化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将自己比作古代隐居于颍阳的饮牛者,表达了对自由自在、远离尘嚣生活的追求。最后,“犹堪击壤共尧年”则以古代百姓与圣王共乐的典故,寓意诗人虽身处平凡,但心怀天下,希望与众人共享太平盛世的美好愿景。
整首诗通过一系列生动的意象与历史典故的巧妙结合,不仅展现了诗人高远的人生理想,也体现了他对古代圣贤精神的传承与致敬,是一首富有深意的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