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仙

焦明忌常处,蟪蛄愁永年。

浅俗更相訾,旷怀自邈然。

我从造化游,夐立万物先。

四海固咫尺,大椿不独延。

日月为我驾,昏明相回旋。

超遥无终薄,浩荡遗拘蛮。

岂与功明士,姝姝以暖暖。

智极蜗角下,形敝阳荣间。

形式: 古风

鉴赏

此诗《游仙》由宋代诗人刘敞所作,描绘了一幅超脱尘世、遨游仙境的奇幻景象。诗中运用丰富的意象和深邃的哲理,展现了诗人对自由、永恒和宇宙真理的追求。

首句“焦明忌常处,蟪蛄愁永年”以焦明(太阳)和蟪蛄(一种短命昆虫)为喻,表达了对短暂生命和永恒存在的思考。焦明害怕常处,蟪蛄担忧长寿,暗示了生命的脆弱和时间的无情。

接着,“浅俗更相訾,旷怀自邈然”则对比了世俗的狭隘与诗人心中的广阔。浅陋之人相互诋毁,而诗人的心境却悠远高洁,展现出其超凡脱俗的境界。

“我从造化游,夐立万物先”表明诗人与自然和谐共存,超越了万物,成为自然的一部分。他似乎在与天地对话,体验着宇宙的奥秘。

“四海固咫尺,大椿不独延”进一步阐述了诗人对时间和空间的理解。他认为四海虽广,但在他的心中不过是咫尺之间;大椿虽寿,但并非生命的极限,体现了他对生命和宇宙的深刻洞察。

“日月为我驾,昏明相回旋”描绘了诗人驾驭日月,穿梭于昼夜之间,象征着他超越了时间的束缚,实现了心灵的自由。

“超遥无终薄,浩荡遗拘蛮”表达了诗人追求的是一种无边界的自由和广阔的视野,不受任何限制和束缚。

最后,“岂与功明士,姝姝以暖暖”与“智极蜗角下,形敝阳荣间”形成鲜明对比,前者赞美那些追求功名利禄的人,后者讽刺那些局限于小智小慧、形役于物质世界的人。诗人显然更倾向于前者,认为真正的智慧和自由在于超越世俗,追求精神上的升华。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深刻的哲理,展现了诗人对自由、永恒和宇宙真理的向往与追求,以及对世俗生活的反思。它不仅是一次心灵的旅行,也是对人生意义的深刻探讨。

收录诗词(1702)

刘敞(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经学家、散文家。一作原甫,临江新喻荻斜(今属江西樟树)。庆历六年与弟刘攽同科进士,以大理评事通判蔡州,后官至集贤院学士。与梅尧臣、欧阳修交往较多。为人耿直,立朝敢言,为政有绩,出使有功。学识渊博,欧阳修说他“自六经百氏古今传记,下至天文、地理、卜医、数术、浮图、老庄之说,无所不通;其为文章尤敏赡”,与弟刘攽合称为北宋二刘,著有《公是集》

  • 字:原父
  • 生卒年:1019—1068

相关古诗词

种萱

种萱不种兰,自谓忧易忘。

绿叶何萋萋,春愁更茫茫。

古人有虚语,名实未必当。

南箕与北斗,灿烂空成章。

形式: 古风 押[阳]韵

读庄子三首(其一)

箫韶岂不美,爰居终自悲。

俛仰鲁城上,惊顾不能怡。

伊昔舜廷内,鸣凤为来仪。

和声讵中变,众听邈难齐。

浇淳悬异代,聪昧未殊施。

咄嗟播鼗武,永乏沧海归。

形式: 古风

读庄子三首(其二)

汉阴灌园叟,抱瓮力难任。

规为一何拙,机事自伤心。

赐也不受命,愧之汗沾襟。

至言与世邈,幽操非俗寻。

以此高宇宙,岂知倦山林。

彼哉夸夺子,佩服烂朱金。

形式: 古风 押[侵]韵

读庄子三首(其三)

商丘有奇树,厥生非一朝。

修根走灵社,腾干拿赤霄。

拳局无大用,液樠不可彫。

谁谓非世器,终焉托逍遥。

致身适有遇,松桂宁免樵。

形式: 古风 押[萧]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