灯夕迎紫姑神

淑气回春雪渐融,星河天上一宵通。

芙蕖万点交秋月,鼓角三更度晓风。

烛影晕迷光绰约,帘环声彻佩玲珑。

不妨鸟篆留仙迹,凤辇殷勤出紫宫。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东]韵

翻译

春天的气息温柔地回归,雪花渐渐融化,星空仿佛一夜相连。
荷花在秋月下如繁星点点,鼓角声在三更时分穿过拂晓的微风。
烛光摇曳,光影朦胧,帘环声清脆悦耳,如同佩饰的铃声。
不妨留下鸟篆般的仙人足迹,凤辇满含热情地从紫禁城驶出。

注释

淑气:春天温和的气息。
星河:银河。
芙蕖:荷花。
鼓角:古代军中的乐器,用于报时或传递信号。
鸟篆:古文中鸟形的书法,象征仙人的笔迹。
凤辇:古代帝王乘坐的华丽马车,这里代指皇宫。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生动的夜晚景象,结合了自然美景与人文活动的细腻刻画。开篇“淑气回春雪渐融”即设定了一种冬末春初的气候变化,这是中国古典文学中常用的季节转换手法,用以烘托出一种生机勃勃的意境。而"星河天上一宵通"则进一步扩展了夜晚的寥廓与深邃,星辰闪烁如织网,将读者带入一个广阔无垠的宇宙之中。

接下来的“芙蕖万点交秋月”描绘了一幅秋月与荷花共舞的图景,其中"芙蕖"即荷花,"万点"则形容其繁多,"交秋月"则是指荷花在秋夜的明月之下交织出美妙的光影。紧接着“鼓角三更度晓风”则转入了军营生活的气氛,通过鼓角声和清晨的凉风,传递出一种边塞的孤寂与警觉。

中间部分“烛影晕迷光绰约,帘环声彻佩玲珑”是对室内夜晚活动的一种描写,其中"烛影晕迷"形容灯光在帷幕上投射出朦胧的影子,而"帘环声彻佩玲珑"则通过帐钩上的铃声传递出了室内生活的细腻与温馨。

结尾部分“不妨鸟篆留仙迹,凤辇殷勤出紫宫”则充满了神话色彩。"鸟篆留仙迹"可能暗示着诗人希望留住某种超凡脱俗的美好,而"凤辇殷勤出紫宫"则是对皇权或高贵者的尊崇之情,通过凤凰这一神圣而稀有的动物形象,以及它所乘坐的华丽车辆“凤辇”,来表达一种敬仰与期待。

整首诗在艺术表现上追求意境的营造和情感的抒发,它不仅描绘了夜晚的静谧美景,更通过对比和联想,展现了一种超越尘世、向往神秘力量的精神追求。

收录诗词(132)

张玉娘(元)

成就

不详

经历

自号一贞居士。南宋女词人。出身仕宦世家。自幼聪慧异常,工女红,好读书,过目成诵。擅诗词,时人以汉班昭比之。她自幼饱学,敏慧绝伦,诗词尤得风人体。与李清照、朱淑真、吴淑姬并称“宋代四大女词人”

  • 字:若琼
  • 籍贯:处州松阳(今浙江松阳)
  • 生卒年:1250 ~1277

相关古诗词

听琴

竹外结枯桐,琅琅生松风。

听来还自惜,坐对烛花红。

形式: 五言绝句 押[东]韵

和谪弟三一三峡晓征寄回韵

鸟道萦纡入剑门,谪居惟汝独怜恩。

锁天烟黑疑无地,隔树人言知有村。

听雨不生池草梦,看云应断故乡魂。

平安日问南归雁,三峡清秋依晓猿。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元]韵

咏史.马融

堂下青衿日就文,帐中丝竹遏行云。

岂应鲁壁遗经日,雅奏洋洋满耳闻。

形式: 七言绝句 押[文]韵

咏史.伏生

楚炬秦坑六籍埃,芳心争忍不同灰。

若非斯道终难坠,雪鬓应消异世才。

形式: 七言绝句 押[灰]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