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园月夜竹影满堂

良夜天彻幕,林间月如筛。

解与竹传神,月娥真画师。

东坡元不死,鹤驾相追随。

习气未扫除,戏笔聊一麾。

调和水墨匀,幻出虬龙枝。

图成不挂壁,掷地容俯窥。

欲进复小却,尚虑鞋底泥。

形式: 古风

翻译

美好的夜晚天空清澈,树林间的月光如同筛子般洒落。
月亮能传达竹子的精神,月宫仙女仿佛是真正的画师。
苏东坡的灵魂并未消逝,他乘鹤而来陪伴左右。
世俗习气还未完全消除,我随意挥毫作画。
调和水墨使之均匀,画出奇幻的虬龙之枝。
画作完成却不挂在墙上,任人低头欣赏。
想上前细看又有些犹豫,怕鞋子沾上地面的泥土。

注释

彻幕:天空清澈。
如筛:月光如筛孔般洒落。
传神:传达精神。
月娥:月宫仙女。
戏笔:随意挥毫。
幻出:画出幻象。
掷地:扔在地上。
小却:退后一步。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清凉的夜晚,天空澄明,月光如织网一般洒落在林间。诗人通过竹影来传达一种超自然的精神状态,将月亮比作画师,用“月娥真画师”形象生动地表达了月光在竹叶上投射出的舞动图案。

接着,诗人提到东坡(苏轼)并没有死去,而是像仙鹤一样驾驭着神秘的力量追随他。这既体现了对前辈文学家的崇敬,也暗示了自己希望达到那种超脱世俗的境界。然而,诗人的修为尚未完全纯熟,还在用笔戏耍。

“调和水墨匀,幻出虬龙枝”一句,则是对诗人绘画技艺的一种描写,通过调配水墨,创造出了栩栩如生的龙形树枝,表明了诗人的艺术造诣。

然而,这幅作品并没有挂在墙上,而是随手扔在地上,只是在俯视中欣赏。这不仅展示了诗人对待艺术的态度,也体现了一种超然物外的生活态度。

最后,“欲进复小却,尚虑鞋底泥”则表达了诗人想要进一步探索艺术的深处,但又担忧自己的脚步还未完全清净,暗示着对自己修为不足的自省之心。同时,这也象征着诗人对于现实世界的牵绊和不舍。

总体而言,此诗通过月夜竹影、艺术创作以及个人修为的描写,展现了一种超脱尘俗、追求艺术与精神境界的主题。

收录诗词(359)

朱翌(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舒州(今安徽潜山)人,卜居四明鄞县(今属浙欲)。绍兴八年(1138),除秘书省正字,迁校书郎、兼实录院检讨官、祠部员外郎、秘书少监、起居舍人。十一年,为中书舍人。秦桧恶他不附己,谪居韶州十九年。桧死,充秘阁修撰,出知宣州、平欲府。乾道三年卒,年七十一。名山胜景,游览殆

  • 号:潜山居士
  • 籍贯:省事老
  • 生卒年:1097—1167

相关古诗词

观乌龙山瀑布(其二)

五老峰前三峡桥,不论时节听飞潮。

那知冷落穷山里,忽见晴空练一条。

形式: 七言绝句 押[萧]韵

观弄狮子

狻猊日走二百里,于菟闻之望风靡。

春晴酤酒大合乐,乃向尊前应宫徵。

嚬呻奋迅左右顾,枥马悲鸣汗流水。

供官自古藏太常,失脚何年落村里。

佛居胜义空谷中,吼法怖魔如此耳。

人閒宜假不宜真,此理吾今得之矣。

形式: 古风 押[纸]韵

观李思训幸蜀图

上青天路最崎岖,藏日擎天却有馀。

既验六龙行万里,始知一卒当千夫。

望云骓稳无前马,带雨铃鸣动属车。

纵有将军天下笔,不如无逸旧时图。

形式: 七言律诗

观诸公打马诗

酒酣侑坐展博局,分曹并进角马足。

过关验齿出天衢,入关未掩绕日轴。

十骥并驱纵来往,一将折箠制起伏。

击前叠后看腾骧,避堑守狭良局促。

缓时必若出门殿,妙处正须蚁封逐。

孙膑能令田忌胜,诸人徐贺塞翁福。

障泥在前解则行,杜蘅可采带宜速。

莫疑檀溪坠三丈,终使青云成一蹴。

吾家款段乃如狗,敢上夷涂陪骥騄。

但能书与尾而五,未免以策数曰六。

归欤秋满华山阳,苘麦倍收连苜蓿。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