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海上韩杲

一纸相思托便鳞,客乡人寄故乡人。

看花深忆山中乐,只恐归迟不见春。

形式: 七言绝句 押[真]韵

鉴赏

这首诗《寄海上韩杲》由明代诗人郑文康所作,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和生动的意象运用,展现了诗人对远方友人的深切思念以及对故乡的深深眷恋。

首句“一纸相思托便鳞”,以“一纸”开篇,简洁而有力地表达了诗人通过书信寄托思念之情的场景。这里的“便鳞”借用了鱼传尺素的典故,形象地描绘了书信如同鱼儿般承载着思念,穿越遥远的距离,传递到远方友人手中。这一句不仅点明了通信的方式,也暗含了诗人对友人收到书信时的期待与希望。

次句“客乡人寄故乡人”,进一步深化了主题。诗人身处异乡,却将思念之情寄予同样在外地的友人,这种情感的双向流动,既体现了友情的深厚,也流露出对故乡的深深怀念。诗人通过这种方式,将自己与友人紧密相连,共同分享着彼此的孤独与思念。

第三句“看花深忆山中乐”,诗人通过观察眼前的花朵,回忆起故乡山中的欢乐时光。这里运用了视觉与情感的双重联想,花朵不仅是眼前的景物,更是诗人内心深处对故乡美好记忆的触发点。通过“深忆”二字,可以看出诗人对故乡生活的怀念之深,以及对过去快乐时光的深情追忆。

最后一句“只恐归迟不见春”,表达了诗人担心时间的流逝会错过春天的美好景象,同时也隐含了对友人归期的担忧。这句话既是对自然季节更替的感慨,也是对友情和相聚的渴望。诗人担心如果归期太晚,春天就会过去,美好的时光不再,这既是对自然规律的无奈,也是对友情的珍惜与期盼。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表达和生动的意象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远方友人的深切思念以及对故乡的深深眷恋,情感真挚,意境深远。

收录诗词(278)

郑文康(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正统十三年进士。观政大理寺,寻因疾归。父母相继亡故后,绝意仕进,专心经史。好为诗文。有《平桥集》

  • 字:时乂
  • 号:介庵
  • 籍贯:苏州府昆山
  • 生卒年:1413—1465

相关古诗词

送洪彦章致仕还括苍

壮年游宦晚年休,落尽红颜渐白头。

别郤江湖风浪险,扁舟归去入安流。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尤]韵

题西溪书舍倒用韵(其一)

东家歌舞隔花阴,日夜欢情似海深。

独有西溪隐君子,一编探尽圣贤心。

形式: 七言绝句 押[侵]韵

题西溪书舍倒用韵(其二)

富贵功名不动心,数掾遥在百花深。

先人手种庭前树,长得孙枝满地阴。

形式: 七言绝句 押[侵]韵

题静室

静中风月静中身,不见长安市上尘。

自分封侯无骨相,只应终老作闲人。

形式: 七言绝句 押[真]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