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门月夜

秋宵拄杖邑石门,萦回石路盘云根。

荒林败叶斗秋雨,苍烟界破青天痕。

双扉云封不得入,山月欲落愁时魂。

银河泻地霜满天,金飙吹空峰入云。

寒藤半枯瘦蛟舞,老松倒挂苍虬分。

仙人招我碧山住,乘风翔谒云中君。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石门月夜》由清代诗人候桐所作,描绘了一幅秋夜石门的壮丽景象。诗中以细腻的笔触勾勒出月夜下的石门景色,既有自然景观的生动描绘,又融入了诗人的情感与想象。

首句“秋宵拄杖邑石门”,点明时间与地点,秋夜的寂静与诗人手持拐杖行走于石门的情景相映成趣,营造出一种幽静而深邃的氛围。接着,“萦回石路盘云根”一句,通过曲折蜿蜒的山路与盘绕其间的云雾,展现了石门独特的地理风貌,同时也暗示了诗人行进中的艰难与探索精神。

“荒林败叶斗秋雨,苍烟界破青天痕”两句,运用对比手法,将荒凉的树林、凋零的落叶与秋雨交织的画面与天空的广阔形成鲜明对比,突出了自然界的壮美与变幻无常。同时,“苍烟界破青天痕”一句,巧妙地描绘了烟雾在空中划过的痕迹,仿佛是大自然的笔触在青天之上留下的一道道印记。

“双扉云封不得入,山月欲落愁时魂”则进一步渲染了夜晚的宁静与神秘,双扉被云雾覆盖,仿佛通往另一个世界的门户,而即将落下的山月则象征着时光的流逝与内心的忧愁。

“银河泻地霜满天,金飙吹空峰入云”两句,将画面拉高至宇宙的尺度,银河倾泻而下,霜满天际,金风(秋风)吹过,群峰直插云端,展现出一幅宏大的自然景观图,同时也蕴含着诗人对宇宙奥秘的向往与探索。

“寒藤半枯瘦蛟舞,老松倒挂苍虬分”描绘了石门附近的自然景观,寒藤如同瘦蛟般在风中舞动,老松则倒挂在悬崖上,与周围的环境融为一体,既展现了生命力的顽强,也体现了自然界的和谐共生。

最后,“仙人招我碧山住,乘风翔谒云中君”两句,表达了诗人对自由与超脱的向往,似乎在暗示着自己渴望成为仙人,与自然界的神灵交流,追求心灵的解放与超越。

整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细腻的情感表达,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与赞美,同时也流露出对人生哲理的思考与追求。

收录诗词(4)

候桐(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题蓉湖春色二首(其一)

衣香鬓影忆当年,老去春光孰见怜。

无限深情付空色,不堪往事若云烟。

美人名士原同调,红袖青衫集一编。

艳说章台新柳记,梁溪应共白门传。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题蓉湖春色二首(其二)

不风流处总风流,梓里名花月旦收。

白傅情怀因念旧,东坡才调洵堪俦。

廿年踪迹浑如梦,一曲齐梁溯莫愁。

过眼云烟原幻境,群芳何幸姓名留。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齐天乐.辛巳送春

游丝不系韶光住,阑风又将花妒。

叶底寻红,愁边梦绿,凄断世间儿女。

愁春不去,更月暗灯窗,数声啼宇。

解道销魂,隔帘双燕替人语。

天涯漫指归路,向高楼极目,芳草无数。

绣幕围香,画栏倚玉,犹记曾听莺处。

旧欢无据,自化作飞云,镇啼红雨。

谱入阳关,此情应更苦。

形式: 词牌: 齐天乐

岁除写怀

已觉愁如海,无端岁又新。

娥眉千古恨,蛇足百年身。

有泪酬佳节,无人问夙因。

早梅不解事,轻放一枝春。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真]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