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怀寄择之

众人皆锐进,唯我复幽居。

虑远梦多乱,身閒气不舒。

干求非禄位,好尚岂诗书。

日夜又日夜,霜寒鬓发疏。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鱼]韵

翻译

大家都在积极进取,只有我独自隐居。
忧虑深远,梦境纷乱,身心闲暇却感觉不舒畅。
追求的不是官职和俸禄,爱好并非读书写诗。
日复一日,岁月如霜,两鬓已渐生白发稀疏。

注释

皆:都。
锐进:积极进取。
唯:只有。
幽居:隐居。
虑远:忧虑深远。
梦多乱:梦境纷乱。
身閒:身心闲暇。
气不舒:感觉不舒畅。
干求:极力追求。
非禄位:不是官职和俸禄。
好尚:爱好。
岂:难道。
诗书:读书写诗。
日夜:日复一日。
霜寒:岁月如霜。
鬓发疏:两鬓白发稀疏。

鉴赏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现实生活的不满和内心世界的独特追求。开篇"众人皆锐进,唯我复幽居"两句,描绘了一种与世俗不同的选择,诗人选择了退隐的生活,而不是像其他人那样积极向上。这样的生活反映出诗人的个性和对世界的独特看法。

"虑远梦多乱,身閒气不舒"表达了诗人内心的不安与矛盾。尽管选择了幽居,但这种生活并没有带来预期中的平静,而是伴随着远大的忧虑和紊乱的梦境,这些都影响到了诗人的身体健康。

"干求非禄位,好尚岂诗书"则显示出诗人不追求物质利益和官职地位,他的心中所重视的是对诗词的热爱。这两句也传达了诗人对于精神世界的向往和追求,是一种超脱世俗的生活态度。

最后,"日夜又日夜,霜寒鬓发疏"则是对时光流逝的一种感慨。岁月匆匆,白发渐多,诗人通过这种形象化的语言,表达了对时间无情流逝的无奈和悲凉,同时也反映出一种生命体验的沉重。

总体而言,这首诗是诗人内心世界的一次深刻抒写,既有对现实的不满,也有对精神追求的坚守。通过这种独特的生活方式,诗人在诗中展现了自己对于生活、时间和个人价值的深刻理解。

收录诗词(338)

李觏(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是我国北宋时期一位重要的哲学家、思想家、教育家、改革家,他生当北宋中期“积贫积弱”之世,虽出身寒微,但能刻苦自励、奋发向学、勤于著述,以求康国济民。他俊辩能文,举茂才异等不中,讲学自给。博学通识,尤长于礼。他不拘泥于汉、唐诸儒的旧说,敢于抒发己见,推理经义,成为“一时儒宗”。今存《直讲李先生文集》三十七卷,有《外集》三卷附后。为纪念,资溪县建有泰伯公园,塑有雕像,纪念馆正在建设之中

  • 字:泰伯
  • 号:盱江先生
  • 籍贯:来学者常数十百
  • 生卒年:1009—1059

相关古诗词

感事

太平无武备,一动未能安。

庙算何时胜,人生到处难。

役频农力耗,赋重女工寒。

秪有旴江守,怜民不爱官。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寒]韵

感秋

徙倚重咨嗟,非缘惜岁华。

关山异乡客,砧杵别人家。

天冷云含日,溪清水献沙。

屈魂终不返,悲思更无涯。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麻]韵

睡思

俗语不入耳,旅愁还到心。

坐多浑易厌,梦好欲重寻。

暴雨撩蓬响,残阳过岭阴。

回看奔竞苦,此兴贵南金。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侵]韵

蓬屋

长檐数尺庇堂东,疏漏从来只有蓬。

日影碎如秋树下,雨声初似夜船中。

竹经蠹了多垂地,箬到乾时半捲空。

此处想非人所竞,众言千万莫相攻。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东]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