瑶台聚八仙.洋绣毬花

莫比花看,枝叶里、分明细蹙冰纨。

挤来挨去,有意辏做团圞。

粉脸轻匀妆镜内,肉红渐抹口脂间。两三番。

借霞染雪,微换芳颜。

怜渠风帆浪舶,惯傍珠倚玉,渡海波寒。

梦隔家乡,来伴数曲栏干。

蛾眉虽悔淡扫,又羞学葵榴太晕丹。

无人采,怕露深难滚,懒上钗幡。

形式: 词牌: 新雁过妆楼

鉴赏

这首《瑶台聚八仙·洋绣毬花》描绘了一幅生动的绣球花图景,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绣球花的形态与情感。开篇“莫比花看,枝叶里、分明细蹙冰纨”,以“冰纨”比喻花叶的细腻与精致,引人入胜地描绘了绣球花在枝叶间的形态,仿佛每一瓣都凝聚着冬日的霜雪,细腻而生动。

接着,“挤来挨去,有意辏做团圞”,形象地描述了绣球花簇拥在一起的情景,如同一群亲密无间的伙伴,彼此依偎,形成一个紧密的团圞,充满了生机与和谐。

“粉脸轻匀妆镜内,肉红渐抹口脂间”,将绣球花比作女子精心打扮后的面容,粉嫩如初妆,红润似口脂,既表现了花朵的娇艳欲滴,也赋予了它们一种女性化的柔美与温婉。

“两三番。借霞染雪,微换芳颜”,进一步描绘了绣球花在不同光线下的变化,仿佛在霞光与白雪的映照下,其颜色和姿态都有所改变,展现出多变的魅力。

“怜渠风帆浪舶,惯傍珠倚玉,渡海波寒”,这里将绣球花比作在风浪中航行的船只,它习惯于靠近珍珠与美玉,即使是在寒冷的大海中也能保持坚韧与美丽,表达了对绣球花坚韧不拔精神的赞美。

“梦隔家乡,来伴数曲栏干”,暗示绣球花虽然远离家乡,却依然能陪伴在人们身边,与栏杆相伴,为人们的生活增添一抹色彩,体现了其与人类情感的连接。

“蛾眉虽悔淡扫,又羞学葵榴太晕丹”,这里以蛾眉自喻,表达了绣球花虽然曾经淡扫蛾眉,但又不愿过于浓艳,追求一种自然与和谐之美,拒绝过分的装饰与夸张。

最后,“无人采,怕露深难滚,懒上钗幡”,表达了绣球花对于被采摘的恐惧,担心露水难以滚动,不愿意轻易被装饰在钗幡之上,强调了其独立自主与自然生长的状态,同时也流露出一种淡淡的哀愁与无奈。

整首词通过丰富的意象与细腻的情感描绘,不仅展现了绣球花的美丽与生命力,也蕴含了作者对自然、生命以及情感的独特感悟,是一首富有意境与哲思的作品。

收录诗词(141)

黄之隽(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解佩令.枕上作

深杯易醉。深更易睡。怪敲阶、几声叶坠。

此夜亲尝,是酒醒、梦回滋味。越教人、冷清清地。

一番心事。一番憔悴。料难誇、英雄无泪。

秋到情边,忍不了、秋之为气。看明朝、鬓丝添未。

形式: 词牌: 解佩令

满宫花.灯花

碧烟低,红晕裹。结就合欢小朵。

穿针压线略教昏,欲剔怜他婀娜。夜初深,人独坐。

呆看绿窗灯火。留三两焰解罗衣,漫许暗风吹堕。

形式: 词牌: 满宫花

新雁过妆楼.咏菊

半掩莓苔。重阳过、幽花淡日初开。

美人芳草,随意变做秋怀。

品第杨妃西子样,记曾细写小名佳。费差排。

映帘傍槛,无数金钗。

遥燐芙蓉杜若,定卸香断浦,毁貌荒涯。

未如三径,篱外縠剪绡裁。

西风又吹瘦影,送黄蝶依依飞去来。

问情里,更夜阑相对,月地霜阶。

形式: 词牌: 新雁过妆楼

高阳台.庚寅重阳夜淮关对月

就水分凉,将烟做暝,河边灯火阑珊。

一叶西风,何时吹上长安。

窥船小月梳儿样,照行人、已怕霜寒。

对清光,眉也应攒,鬓也应斑。

人家多少垂杨岸,想窗深画烛,枕卸云鬟。

此际离愁,倚舷独坐更阑。

红茱黄菊家千里,向秋乡、寄梦都难。

算行程、不是淮关,只当旸关。

形式: 词牌: 高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