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上成绝句呈刘伯声四首(其四)

谁道原头春未回,柳梢黄软冻齐开。

争惊腊日峥嵘尽,忽问田翁乞野梅。

形式: 七言绝句 押[灰]韵

翻译

谁说春天还没回到原野,柳树梢头的嫩黄已经冻裂开来。
冬日的严寒不再显眼,忽然我向农夫询问能否得到一枝野梅。

注释

原头:田野的边缘或远处。
春未回:春天尚未完全回归。
柳梢黄:柳树新叶初生,颜色嫩黄。
冻齐开:柳叶因寒冷而冻裂,但开始生长。
腊日:农历十二月,冬季最后一个月。
峥嵘尽:形容冬日的严寒和峻峭不再明显。
田翁:老农。
乞野梅:请求野生的梅花,可能象征着寻求生机或希望。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词人张耒的作品,名为《湖上初成四首(其四)》。在这短暂的四行中,诗人巧妙地描绘了早春时节的景象和心境。

"谁道原头春未回,柳梢黄软冻齐开。"

这里,诗人通过质疑的声音,表达了对春天到来的迫切期待。"原头"指的是最初的、原始的状态,即春天的开始,而"春未回"则暗示了一种春意盎然却迟迟不到的矛盾情感。接着的"柳梢黄软冻齐开"则生动地描绘了柳树在初春时节渐渐抽芽、变绿的景象,"黄软"形容柳絮的颜色和质感,而"冻齐开"则是指柳枝上的嫩绿新叶初放,仿佛被轻柔的露水濡湿。

"争惊腊日峥嵘尽,忽问田翁乞野梅。"

这两句诗转换了情景和对话的场合。"争惊腊日峥嵘尽"中的"争惊"意味着人们对于春天来临的急切期待,而"腊日"则是指冬至后的第三个五日,按农历计算,大约在公历1月中旬,此时大寒已过,但春意未浓,故用"峥嵘尽"形容残冬凛冽的气息尚存。接下来的"忽问田翁乞野梅"则是诗人设想了一幅田间老农与诗人对话的情景。在这寒冷而又寂寞的早春,诗人向老农询问关于野生梅花的情况,似乎是在寻找春天的消息。

整首诗通过对春天到来的期待和探索,以及对自然界变化细腻观察,展现了诗人的情感世界和他对于季节更迭的深刻体验。

收录诗词(2256)

张耒(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北宋时期大臣、文学家,人称宛丘先生、张右史。代表作有《少年游》、《风流子》等。《少年游》写闺情离思,那娇羞少女的情态跃然纸上,让人羡煞爱煞,那份温情美妙真是有点“浓得化不开”。著有《柯山集》、《宛邱集》。词有《柯山诗余》。列为元佑党人,数遭贬谪,晚居陈州

  • 字:文潜
  • 号:柯山
  • 籍贯:亳州谯县(今安徽亳州市)
  • 生卒年:1054—1114年

相关古诗词

湖上成绝句呈刘伯声四首(其三)

野岸北风归客愁,浮烟不动雨飕飕。

围成野色萦纡岸,点破湖光三四鸥。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尤]韵

湖上成绝句呈刘伯声四首(其二)

风荡云容不成雪,柳偷春色放冲寒。

湖边艇子冲烟去,天畔青山隔雨看。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寒]韵

湖上成绝句呈刘伯声四首(其一)

湖北风来吹晓钟,湖边渔客闭船篷。

波光不动天光阔,更在浮烟细雨中。

形式: 七言绝句 押[东]韵

登乘槎亭

海天秋雾暗乘槎,风响空山浪卷沙。

杳杳橹声何处客,一帆冲雨暗天涯。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麻]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