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前韵四首(其三)

钱塘八月水生潮,邛笮千年竹架桥。

簟织龙须天路近,衣裁蝉翼渚宫遥。

府中丞相鱼垂带,阃外将军箭插腰。

无奈黄金閒买赋,云间学得凤凰箫。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萧]韵

鉴赏

这首元代诗人马祖常的《次前韵四首(其三)》描绘了钱塘江的壮观景象与生活中的奢华场景,通过丰富的意象和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与社会的独特感悟。

首先,“钱塘八月水生潮”,开篇即以钱塘江的壮丽潮涌为背景,点明了地点与时间,营造出一种磅礴大气的氛围。“邛笮千年竹架桥”则将视线转向远处,通过古老的竹桥,展现出历史的悠久与自然的和谐共存。

接下来,“簟织龙须天路近,衣裁蝉翼渚宫遥”,这两句运用了比喻和夸张的手法,将竹席比作龙须编织而成,仿佛通往仙境的道路;而衣服则如同蝉翼般轻薄,暗示着远方宫殿的遥远与神秘。这样的描写不仅展现了物质生活的奢华,也蕴含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追求。

“府中丞相鱼垂带,阃外将军箭插腰”,这两句进一步描绘了权力与威严的形象。丞相佩戴着垂下的鱼形玉佩,将军则腰间插箭,形象生动地展示了官场的等级与军事的准备,体现了权力与力量的象征。

最后,“无奈黄金闲买赋,云间学得凤凰箫”,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才华与艺术的追求。在金钱与权力之外,诗人渴望通过创作赋文来表达自己的情感与思想,同时在云间学习吹奏凤凰箫,追求精神上的高雅与自由。这种对艺术与精神世界的向往,体现了诗人超越物质层面的追求与理想。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细腻的情感描绘,展现了钱塘江畔的自然美景、奢华生活、权力象征以及对艺术与精神世界的追求,是一首富有意境与深度的作品。

收录诗词(258)

马祖常(元)

成就

不详

经历

回族著名诗人。光州(今河南潢川)人。延佑二年,会试第一,廷试第二,授应奉翰林文字,拜监察御史。元仁宗时,铁木迭儿为丞相,专权用事,率同列劾奏其十罪,因而累遭贬黜。自元英宗硕德八剌朝至元顺帝朝,历任翰林直学士、礼部尚书、参议中书省事、江南行台中丞、御史中丞、枢密副使等职。为文法先秦两汉,宏瞻而精核,富丽而新奇,内容多制诏、碑志等类作品,诗作圆密清丽,除应酬之作外,亦有反映民间疾苦的作品

  • 字:伯庸
  • 籍贯:元代色目
  • 生卒年:1279~1338

相关古诗词

次前韵四首(其四)

乐部韦娘舞小垂,病来能召翰林医。

嗔人书奏三千牍,劝客歌诗十二时。

金谷花枝随雨尽,石城江水逐潮移。

世间若有神仙术,西去瑶池醉酒卮。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龙门

万壑奔流一峡开,君王岁岁御龙来。

人间尘土常相隔,天上星辰到此回。

草木四时承午日,风云半夜束春雷。

自惭曾奏《长门赋》,跋马傍徨念暴鳃。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灰]韵

还过龙门

紫塞秋高凤辇回,龙门有客去还来。

荡摩日月昆崙坼,吐纳风云混沌开。

天帝有神司主宰,地灵无力戴崔嵬。

谁吹石濑成飞雨,不使时人污酒杯。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灰]韵

驾发上京

苍龙对阙夹天阍,秋驾凌晨出国门。

十里貔貅骑腰袅,一双日月绣旗幡。

讲蒐猎较黄羊圈,赐宴恩沾白兽尊。

赫奕汉家人物盛,马卿有赋在文园。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元]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