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寿康朝谒蚤,长信燕閒多。
不有图书乐,其如昼漏何。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苏辙为庆祝寿康宫中的朝会活动而作,表达了对皇太后的敬意和对知识文化的重视。"寿康朝谒蚤"描绘了太后清晨早早参加朝会的场景,显示出其勤政的一面;"长信燕閒多"则写出了太后在闲暇时分可能在长信宫中享受宁静,体现了宫廷生活的另一面。
"不有图书乐,其如昼漏何"这两句,诗人强调如果没有图书相伴,即使白天漫长,也无法填补内心的充实。"图书"象征着知识与文化,"昼漏"则代表时间的流逝,诗人借此表达了读书学习对于度过时光的重要性,以及对皇太后智慧与修养的赞美。
总的来说,这首诗以简洁的语言,既歌颂了皇太后的政务繁忙,又展现了她对学问的热爱,体现了儒家崇尚的治国与修身并重的理念。
不详
汉族。嘉祐二年(1057)与其兄苏轼同登进士科。神宗朝,为制置三司条例司属官。因反对王安石变法,出为河南推官。哲宗时,召为秘书省校书郎。元祐元年为右司谏,历官御史中丞、尚书右丞、门下侍郎因事忤哲宗及元丰诸臣,出知汝州,贬筠州、再谪雷州安置,移循州。徽宗立,徙永州、岳州复太中大夫,又降居许州,致仕。自号颍滨遗老。卒,谥文定。唐宋八大家之一,与父洵、兄轼齐名,合称三苏
玉宇宜朱夏,壶冰生晚凉。
深心念行暍,清夜久焚香。
蚕宫罢采撷,暴室献朱黄。
翕呷霜纨动,阑班綵缕长。
六宫无事著嬉游,百药初成及早收。
菖歜还羞十二节,椿年自占八千秋。
万寿仍萦长命缕,虚心不著赤灵符。
民间风俗疑当共,天上清高定尔无。